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林纸一体化——投资多元化(中)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从上可见,市场机会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并得到了不低的回报。值得指出的是广东,由于制订了灵活、宽松的鼓励发展私营林业的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效果显著。看来,天则研究所的研究估计每年将有200-300{乙元的私人资本(含外资)可能被吸引到林业,并非太言过其实。然而,在广东以外的广大地区,目前还很少有私人资本进入林业,主要是存在诸多障碍,阻碍了林纸的市场化进程。  3 林纸市场化的主要障碍   从根本上讲,阻碍林纸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是制度性障碍,也就是说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首要内涵和前提是更新观念,即清除观念性障碍。对此, 本人曾在2000年11月的《中华纸业》上发表“有关我国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观点”,文中如下10个观点就是要更新观念:   (1)关于产业定位   (2)关于纤维原料结构   (3)关于林纸一体化和林业体制改革   (4)关于利用外资   (5)关于产业市场化、民营化   (6)关于技术装备政策   (7)关于生态环境与我国纸业发展的关系与政策   (8)关于加入WTO后对我国纸业的影响   (9)关于政府的保护、支持与平等竞争   (10)关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在此,我想针对以上10个观点中的“3、关于林纸一体化和林业体制改革”作如下补充:   (1)中国可采森林资源不足,但对造纸原料的供给是充分的。(寇文正2002)  2000年,我国木浆产量仅为200万吨,消耗木材约900万立方米,仅占木材总消耗量的8.2%。我国木材在造纸业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认为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是造成木浆造纸发展缓慢,不得不大量进口的观点,显然是没有根据的。(张蕾2002)  张蕾还作了精确的计算,其结果是:   ——现有森林资源中可用于造纸的用材林,每年净生长量的50%用于造纸,可生产木浆932万吨,为2000年木浆产量的4.66倍。   ——即使现有森林全部不采伐,而在南方集体林区和少林10省区的宜林荒山拿出40%用于营造造纸林,5-6年即可见效,每年可增力畦产760万吨木浆。   ——我国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每年可生产竹浆1322万吨。   以上数据无疑是可信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它增加了我们对林纸一体化的信心。但是,这个结论对市场经济中的林纸一体化研究却毫无意义,至多它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起点:为什么面对如此丰富的林业资源纸厂不肯用,行业多年喊发展木浆生产而无济于事,造成浆、纸产品大量进口?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正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林业部门作过类似的计算,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木浆生产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升,还往下降,这更不可思议。过去的可以不研究了,但今后的林纸一体化研究该进入正题了,即林业市场化的主要障碍在哪里?要从观念性障碍到制度性障碍作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2)林业是弱势产业吗?   首先,要把生态林与工业人工林分开,不可混为一谈。前者是社会公共产品,当然政府要严管。后者是市场中的竞争性产业,并无强势和弱势之分,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并推动充分竞争。我对10个观点中“1、关于产业定位”有如下一段话:“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不必刻意追求什么‘基础产业’,不必企盼什么‘国家战略地位’,更不能把中国纸业发展战略的基点放在‘国家的决心和信心’上,而应该通过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最有效地去配置资源,即战略基点放在市场上。”这对林业也可能具有参考作用。   (3)由于森林资源绝对量大,“三分造,七分管”的特点,森林资源管护的任务更重,必须坚持“恶管山”“严管林”,才能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寇文正2002)  我理解这段话指的是生态林,这是完全应该的。但对工业人工林却不应该强调“管”字,而目前应该强调“放”。依法放开、松绑的出发点是如何调动投资者和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如何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只要政策、法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市场既自由宽松又规范有序,农民种树只会越种越多,决不会乱砍乱伐。农民是最实在的“理性经济人”,怎么会去砍自己身上的“肉”呢?同样,对于进入林业的大量民营企业家,是更不会乱砍乱伐的。   以上观点简单明确,没有套用有关经济学的教条,而是从自身多年实际工作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不少看法的表述后面都有生动的实例作基础。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吴敬链先生说的“我们正在过大关”就是要克服来自旧观念和既得利益对改革的巨大阻力,努力清除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制度性障碍。   关于林纸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这里只谈林,纸在上面谈了很多,而且,林纸-体化的根本问题在林而不在纸。作为外行谈林业,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降低胶水耗用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提升纸板外观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为什么印刷机在模切时摇盖尺寸有大小?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十二个模切工艺缺陷调整剖析,值得一看!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