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网络出版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与进步,出版物正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的出版发行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方兴未艾的网络出版引人关注。网络在以出版快速、传播广泛、费用低廉、交互功能强大、更新信息便利等优点赢得越来越多读者青睐的同时,也为出版者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   一、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网络出版在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然而究竟什么是网络出版,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仅就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介绍:   一种观点从强调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出发,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   另一种观点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下的出版。   第三种观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网络出版。   第四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一般是指利用网络完成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形成数字化的作品,并通过网络发行。   第五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的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   第六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是融出版(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媒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电子化的特点,对传统出版业将造成越来越多的冲击,但它们又将互相结合,相互补允,相互影响,长期共存。   二、网络出版的特点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出版主体大众化。传统出版活动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出版机构来完成,出版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工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规范。如书报刊的出版就需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按照三审三校规范进行。而网络出版,就目前的技术要求来说,出版者不受出版机构的限制,专业出版单位、商业公司、计算机服务公司甚至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出版。   2、出版载体全球化。网络出版的发行范围特别广泛。传统出版一般限制在一定的发行范围之内,如书报刊的发行就有地域的限制。而网络出版几乎没有地域限制,因为Internet本身就意味着全世界的联网用户都可以阅读到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所发布的内容,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台上网计算机,都可以用来进行网络出版和发行。例如,中国用户可以利用美国的免费服务器,建立页面,发布信息。在这个意义上,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大村庄”。   3、出版物虚拟化。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最大的不同,是其出版物载体为计算机网络。因此网络出版不存在传统的出版物形式。出版商通过计算机网络向读者提供出版物,读者直接获取利用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出版者和读者之间既不需要中间人,也不需要其他媒体。在读者需要时,网络出版物也可随时下载,成为具有具体形态的文献。   4、出版客体丰富化。由于纸张等自然资源的局限性,传统的出版所能提供的选择相当有限,总的信息量也不算太多。而网络出版由于拥有了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大储存量的计算机,网络传输能力也在迅速地提高。因此网络出版的内容之浩瀚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它在不断地膨胀和不断地细化。传统出版业能够出版的,在网络上都能出版,包括图书、报纸、杂志、资料、广告等。传统出版所不能出版的,在网络上也能出版,如数据库出版(可让读者按需要查阅并进行各种特殊运算及统计)。   5、出版发行同步化。在网络上出版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因为无论是建立网页让别人浏览,还是制作文件发送给别人或让别人下载,通过超链接、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的使用,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将“出版物”在第一时间公开的目的。当然,最形似传统发行的做法是向固定的订阅用户发送电子邮件。   6、出版形式交互化。由于网络出版物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而多媒体的阅读特点就是交互性,即读者可以成为节目的主角,可以按自己的心愿看想看的内容。另外,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对话(Chat、新闻组(Newsgroups)等进行双向交流,可以对奕,可以扮演角色等等。   三、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业的挑战   网络出版依靠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一改传统出版业繁冗复杂的局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给传统出版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概言之,主要有:   1、对传统出版物著作权的挑战。在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网站未经作者许可随便上载传统出版物是否侵犯著作权,一度成为网站与出版业争议最大的一个焦点话题。因为我国目前现有的《著作权法》对此行为并没有明文规定。从目前已发生的“六作家状告世纪互联侵权案”和“《生活资讯》杂志社状告Chinaren网站侵权案”等几起典型案例来看,法院认定网站未经授权转载传统出版物属侵权行为。因此网络化带来的数字作品著作权的规范问题已到了亟需解决的时候。   2、对编辑工作的挑战。就现状而言,每个网址都是一个出版单位。每一个上网者都是一个编辑,一个出版者。它省去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进行市场调查,策划选题、组稿,并对来稿进行加工排版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打破了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神圣感。迫使人们对出版工作予以重新审视和认识,同时吸引编辑到网上去发现选题并下载出版,或者把选题拿到网上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去考察读者需求。如果受到大量网民的欢迎,就可迅速大量印制出版,于是网民便成了一个庞大的审稿委员会。   3、对印刷复制工作的挑战。网络出版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无物流性和非独占性(或曰共享性),人们打开计算机上网阅读即可,传播过程几乎不需要复制。只有读者希望保存时,发出指令,即可下载到硬盘、软盘或打印到纸上。所以对印刷复制业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   4、对发行工作的挑战。网络出版的同时其实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因为无论是建立网页让别人浏览,还是制作文件发送给别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发行的环节,并使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成为现实。   5、对读者的影响。读者不必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想看多久以前的书,都可以从网上下载或通过网络订购。可以说,网络出版使出版真正成为不绝版的出版。   四、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   尽管网络出版正以迅猛之势向前发展,但其目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著作权的问题。由于过去出版社与作者仅签订平面著作协议,鲜少订立“网络电子版”授权,所以出版社在进行网络出版时,往往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阶段,网络立法尚不完善,比如,目前还没有对网络出版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进行规范,尤其是对网络出版中与著作权相关的邻接权(即指作品的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作明确界定。据了解,我国的《网络法》正在筹划中,相信随着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困扰网络出版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2、组织问题。网络建设是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所以理应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牵头,对整个社会的网络建设加以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出版系统网络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及政策协调问题则应归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来承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以层级负责制的方式逐级向下推行,从而确保出版系统的网络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政府包括政府管理下的电信部门、传媒机构和出版单位,应成为网络建设中的重要依托力量,不仅是要为网络建设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应承单起信息生产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3、出版社与读者的观念问题。许多出版社都有这样的担心,若图书可以很便宜地从网上取得,且复制简单,势必会使一大批人不愿意再去购买纸质图书。事实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目前很多读者出于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会在网上看整本书,而只是大致浏览一下,一旦对作品感兴趣,反而会激发他们去购买纸质图书。   4、技术问题。网络出版要发展,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必须突破。如网上跨文化传播带来的语言障碍问题,网络带宽的限制问题,及能否进一步简化上网程序等问题。   5、字体问题。这在我国尤为突出,汉字有简体、繁体之分,且有时所用汉字的内码不同,使一些书在网上打开了却无法阅读。   以上问题是阻碍网络出版发展的主要症结,需要我们逐步克服。但无论如何,网络出版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现在传统出版还占绝对优势,但估计10至20年内,这一势态将会大大改观。

相关资讯

  • 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降低胶水耗用

    在制作纸板过程中,往往在上胶量上犹豫不决。上胶量过小,容易脱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上胶量过大,把胶水间隙调大,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耐损度。如何把握好上胶量,既降低成本有提升质量?让我们走近上胶工序,了解最优解决方案。  上胶量大的…

    2025/4/15 7:53:35
  • 提升纸板外观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长久以来,瓦楞纸板生产线纸板的长短尺寸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纸箱厂,由于未按生产指令下达的制造尺寸调整产生偏差,或因车速和传送皮带、测量轮原因造成横向切断不准确,以及纵切压线轮不固定造成纵向尺寸不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纸板生产的质量。特别是横切刀因测量轮的…

    2025/4/14 7:32:42
  • 为什么印刷机在模切时摇盖尺寸有大小?

    一般而言,印刷模切尺寸变化是由两个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其中由于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起的相对比较多。当然模具制作精度也会引起模切尺寸误差,包括模具安装造成的尺寸误差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速差引起的质量问题:  第一、模切棍产生的速差引…

    2025/4/5 7:21:56
  • 十二个模切工艺缺陷调整剖析,值得一看!

    本课程通过讲解生产过程中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原理,使印刷联线、模切机的相关操作人员对平压平模切机的制作与调整有一定的了解,以达到纸箱生产的高效、快速、高品质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分享模切工艺缺陷与调整的内容,弄懂这些知识对纸箱行业从业…

    2025/4/4 7:5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