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报纸印刷厂的标准化与数据化由于报纸印刷时效性强,标准化、数据化的生产在报社印刷厂一直难以实现。如果报纸印刷也能像平版胶印一样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有助于印刷质量的提高。下面谨从胶片输出、拼晒版、印刷等几大环节,讨论报纸印刷的标准化、数据化的实现,供大家参考。 胶片输出的标准化与数据化 目前,绝大多数印刷厂的胶片输出已形成标准化、数据化的生产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素质、设备稳定性、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环节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标准化、数据化的内涵。在印刷厂,胶片输出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开启照排机和冲片机,预热30分钟后,输出21级灰梯尺胶片。然后,用网点密度计检测胶片上各级网点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合适,开始正常工作;如果不合适,需要重新调整显影条件,重复输出21级灰梯尺胶片。但是,报社印刷厂每天的出片量相当大,刚开始输出的胶片比较正常,随着胶片输出量的不断增加,显影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尽管显影液补充装置在发挥作用,但是随着显影时间的延长,胶片的显影质量也随之下降。由于工作任务重,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操作人员往往不予处理,或者干脆直接向显影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显影液,继续工作。有些操作人员甚至还会采取提高显影和定影温度的方式,加快显影速度,以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胶片是印刷的基础,如果胶片质量不好,很难保证最终的印刷品质量。从上面介绍的情况来看,影响胶片输出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冲片环节。在大多数报社印刷厂,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相对来说,冲片机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为此,印刷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冲片机的数量,以保证胶片质量的稳定性。 拼版和晒版的标准化与数据化 尽管目前很多报社印刷厂已经使用CTP系统,但是,由于CTP设备昂贵、版材成本高,并不是所有的报纸印刷都采用CTP制版,常规的手工拼版、晒版工艺仍然占主流。 拼版的标准化、数据化比较容易实现,只需画出标准的拼版坐标(台纸),拼版人员即可按样施工。但是,对于晒版而言,相对时间内的任务量超饱和。车间为了保证时效,只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方面延长曝光时间,达到去脏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显影液的浓度,加快显影速度,以提高生产速度。因此,晒版后小网点丢失严重,5%以下的网点晒不出来,导致印刷时很多高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绝网区,影响报纸图文印刷质量。 其实,晒版的标准化、数据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要测定出标准的曝光时间和显影时间,工作人员严格按要求生产,绝对不会有问题。但是,很多报社印刷厂由于任务集中,设备往往不够用。要彻底实现晒版的标准化、数据化,必须增加制版设备和操作人员,这是大多数报社印刷厂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报社印刷厂特别注重印刷设备的投资和印刷人才的培养,但在制版设备改造和制版人才引进方面却不愿意多投入。久而久之,形成了“印刷能力过剩,制版能力不足”的局面。因此,即使印刷设备再先进,最终还是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报纸印刷品。 印刷的标准化与数据化 印刷过程的控制是整个报纸印刷工艺流程中最复杂、涉及因素最多的环节。其所用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套印、印刷压力以及印刷环境等多方面都会影响印刷工艺的标准化、数据化的进行。 1.原材料 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感光材料、PS版、纸张、油墨等原材料,以保证制版和印刷参数的一致性,为色彩还原提供数据基础。目前,很多报社印刷厂都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已将材料的进货检验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执行。因此,要保证报纸印刷的出版时效和印刷质量,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把好质量关,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2.油墨和润版液 胶印的原理是水墨平衡。因此,控制好水墨平衡是胶印的基础。墨量大,必然要求水多,否则会糊版;墨量小,必然要求水少,否则,版面发灰。因此,掌握合适的墨量和水量,是报纸印刷的关键。怎样使油墨和润版液达到平衡?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制作标准颜色报头。印刷时用密度计测量各原色版的密度值,并与标准报头的密度进行比较,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每张报纸报头墨色的一致性。 (2) 规定版心文字的密度值。在报纸印刷国家标准中规定,以小5号书宋中“的”字的密度值作为标准,标准密度值为0.25±0.05。 (3) 将版面分区,测量不同区位中相同字号中“的”字的密度,使之保持相同,从而保证整个版面墨色的一致。如4开版面分8条区,8开版面分4条区。 (4)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规定标准Y、M、C、K的实地密度值,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测。如国家标准中规定,报纸印刷中Y、M、C、K的实地密度值分别为0.60~0.80、0.90~1.10、1.0~1.20、1.0~1.30。 (5) 严格控制润版液的配比,保证在印刷过程中润版液使用的一致性。 (6) 在保证不糊版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供水量进行印刷,一旦水量确定,要保持相对稳定。 3.套印 套印是否准确,是印刷品质量好坏的最直接体现。报纸印刷由于速度快,难免存在套印误差,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标准,超过标准范围即为不合格品。按国家标准规定,主体部位的套印误差应在0.5mm之内。 4.印刷压力 合适的印刷压力是保证印刷顺利进行的前提。压力过大,网点变形,平网不平;压力过小,网点发虚,质感不强。报社印刷厂由于印刷品单一,总是采用新闻纸印刷,印刷压力控制的标准化很容易实现。以前一些老式印刷机是通过压“保险丝”和插“隔距片”的办法来测定压力。现在的机器只需用游标卡尺测出纸张厚度,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能实现压力的自动调整。 5.印刷环境 印刷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很多先进的进口设备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也非常严格。当室温超过30℃时,由于电机、电柜等散热不良,机器就无法启动。因此,车间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3±5℃,相对湿度控制在50%~75%比较合适。 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对报纸进行严格控制,报纸印刷的标准化与数据化才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实现,切实提高报纸的印刷质量。
相关资讯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