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CTP相关产品还处于酝酿阶段,可谓 “山雨欲来风满楼”;五年前,各种各样的CTP产品就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大有“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意象;时至2004年Drupa展会,热敏CTP占据了展厅的半壁江山,人们方有“一统江山”之感。很多报道也以醒目字体刊登“热敏CTP的主导地位目前已成定局”——然而,果真如此吗?这种论断若针对国际市场整体而言,不无道理。中国印刷界同仁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此时此刻大力推行热敏CTP适合中国国情吗?为了对此做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 CTP是 Computer to Plate 的英文缩写,即计算机直接制版机。按照成像原理的不同,分为两类:光敏CTP和热敏CTP。光敏CTP是利用光对印版曝光来成像的;热敏CTP是利用热成像技术成像的。光敏CTP又可分为两类:银盐版CTP和光聚合版CTP。银盐版CTP又可分为两类:铝基的向下扩散转移型和聚酯/纸基的向上扩散转移型。 CTP技术的先进性无庸置疑,但为什么至今未完全普及?其主要技术障碍在于:一是,版材价格昂贵。应用CTP的印刷企业所使用的版材主要是AGFA的银盐版、KPG的热敏版,少量使用二胶的热敏版。如羊城晚报一年要使用AGFA的银盐版约16万平方米,由于采购量大,AGFA承担一半的进口关税,每张版合计为38元人民币,比普通版贵10元。但多家企业用的进口版材要达到60元左右,比国产普通版材价格高两倍左右。以报业为例,CTP技术使用较好的中型厂每年要消耗5--10万张版材,如果以5万张版材来计算,若一张版材比普通PS版贵20元,全年就要增加100万元的版材成本,经济效益好的报业印刷厂难以承受,其他印刷企业更是难以接受。二是,二胶厂的国产热敏版材需用的配套冲洗液与KPG的冲洗液不能通用,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三是,在版材的选型上有三种:热敏、银盐和光聚合。在制版机的选型上也有三种:平台、外鼓和内鼓。虽各有利弊,国内也都有各自的用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各个厂家对选型看法仍有很大的分歧.这也影响了推广的速度。四是,行业对CTP技术的应用缺乏交流、信息闭塞CTP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形成现在的市场格局,如何将CTP应用引导到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不主张对技术保守、排斥,所有的决策应该根据各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而定。大面积推广使用CPP,版材的国产化势在必行。国内印刷感光材料生产厂家、科研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研究进度,大力开发研制CTP版材和相关设备零部件,另外还要加强信息交流,加强媒体宣传,促进CPP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国产CTP设备也在为中小企业走上CTP之路而努力着,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如沈阳博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商品制版有限公司推出的喷墨CTP,适应了中小型印刷企业的需求;北大华通有限公司研制的CTP设备符合中国国情,质量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但与国外进口设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版材方面,国际三大版材供应商KPG,AGFA、FUJI已在中国建厂;河南二胶在热敏版、银盐版技术上有所突破,可望实现批量生产;中科院感光所与汕头特区报合作在汕头建厂生产银盐版,小样已在北京日报和晚报上试印成功;北京师范大学与广西玉林金龙PS版印刷材料有限公司合作也试生产了热敬版材;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光聚合物版材也通过了鉴定。上述国内CTP设备和版材的新进展将打破国外厂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CTP技术的推广。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