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综合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CTP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中的地图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简化,减少了菲林输出、晒版等中间工艺环节,从出版文件开始输出到开始印刷,传统的计算机制版工艺过程需要四小时左右,而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流程则只需要25分钟(参见表1)。同时,CTP工艺生产环境中,节约了人力资源,综合效率大幅度提高。 3.3地图产品质量提升明显CTP工艺流程的高质、高效是业内公认的事实。由于CTP技术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出胶片、晒版、拼版、显影等工艺环节,养活了人为操作存在的误差,显著提高了印品质量。西安煤航地图制印公司张丙勋总经理曾谈到:CTP系统可将制版环节中的可变因素最小化,使印版质量得到最好的控制,促进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 在传统工艺流程中,通常将油墨打样的成果样书送交地图出版管理部门审批,审批之后的地图内容修改或者通过修改原地图文件、然后输出软版来完成,或者直接针对软片进行修阳修改来完成,显然前一种方法增加了企业成本,而后一种修改则以牺牲部分地图质量为代价。而在CTP地图生产工艺流程中,采用数码打样的成果样书代替油墨打样的成果样书送交审批,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地图工艺流程中的这一尴尬。 地图出版行业的特性和地图产品本身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地图制印过程中质量难于控制。应用CTP工艺流程无疑成为提高地图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从生产实践情况看,应用CTP工艺流程完成的大型地图集作品都反映出了较高的制印水平,基中《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地图集》获得了2001年ICA国际制图协会优秀地图集奖。 4. 基于“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地图制印过程随着软硬件的进步还在不断地演化,目前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地图设计 根据地图的用途确定地图的制图资料、地图投影和比例尺、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等。资料选择除考虑其内容外,还要顾及数字化的方法,并进行数字化的准备工作,例如确定要素的分层、分色;根据地图的用途和特点,选定制图软件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内容,最后仍然是写出地图的设计书。 数据输入 这是获取数据的阶段,要将资料的图形图像转换为数字,以便由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当前使用的数字化方法基本上是两种,第一是以联机方式用手扶跟踪的方法进行数字化;第二是自动扫描的方法。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由于两种输入方式获得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扫描方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注意。制图用的统计数据可直接用键盘输入计算机。制图资料经过数字化以后,建立数据库,供计算机处理和应用。 数据处理 计算机制图的过程先是由图形变成数字(数字化),在数据库的控制下,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按制图要求对图形进行改变),再把数字转换为图形(图形输出)。数据处理是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这个阶段,包括数据的检索、更新、选取、变换等,这些工作都是制图人员调用程序来实现的。 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方式包括屏幕显示、绘图、用光学系统输出胶片(CTF)、输出印版(CTP)、数码印刷(Computer to Print/Paper)等方式,目前地图生产仍以制印输出(CTF或CTP)为主要数据输出方式。 5 应注意的问题 5.1以CTP为基础的彩色地图出版系统仍需要结合其他图形软件或GIS软件混合设计CTP作为一种视觉化产品,它的图形符号化和艺术表现力都是一流的。利用CTP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开发的彩色地图出版系统应具有电子出版系统带给地图生产的普遍特点及优势,同时与DTP为基础的彩色地图出版系统一样,对于地图生产而言,其定量描述功能非常有限,无法完成符号和图表的自动定位,图形间不存在拓扑关系,多边形形成笨拙,因此基于CTP技术的彩色地图出版系统仍需要结合其他图形软件或GIS软件混合设计。 5.2数字打样应用的误区 数字打样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色彩管理技术、RIP技术等。目前各家厂商的数字打样产品,在色彩上与标准印刷结果基本一致,在稳定性方面超越传统打样。但很多用户并不相信这一点,于是就不断地以先前的印刷品和文件来测试,然后相互比较异同优劣,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在国内,多数制印企业由于前端打样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印刷追的指导样张本身并不标准,因而印刷的产品距离标准甚远。即人们对于数字打样色彩的要求应当是稳定地、可以预期地保持同一个状态,这个状态是在严格的工艺条件下能够保证色彩一致的状态。 5.3 CTP技术应用应该与制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充分结合CTP技术必须与制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的效用。某些制印企业虽然引进了CTP设备、技术,但利用率不高,管理上无法应用现代化数据管理方法,结果造成了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现象。CTP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但涉及技术方面的革新,还带给制印企业数字化的管理理念。CTP设备与配套工序之间形成流水线的合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对制印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以进行实时监控。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