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CTP版材在显影过程中提高反差作用的研究三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2.3 物理显影银反差系数  为了定量地描述抑制剂对反差的作用,通过公式(1)计算各个抑制剂最佳浓度下的反差系数γ.其中D为物理显影银反射密度,logH为曝光量的对数.γ=(D/logH)max,(1)  根据前文[11,12]的研究结果,物理显影银的面密度A(g/m2)与版材表面的反射光强I的关系近似为线形关系:A=0.00363×I-0.058(2)  而反射密度D与银面密度A存在如下关系[13]:D=KA0.5(3)其中K为常数.对于反射光强I=220的样品,用反射密度计测得反射密度为D=1.42,代入公式3求得K的经验值为1 76.由CCD检测到的反射光强数据,经过公式(2),(3)计算得到对应的物理显影银反射银密度,再代入公式(1)中求得反差系数γ,结果列于表1中.由表中可以看出,有明显提高反差效果的抑制剂是2 巯基苯并噻唑,硫代水杨酸,而当硫代水杨酸与6 硝基苯并咪唑联合使用时完全消除了中间过渡级数,提高反差的效果最佳.     2.4 从物理显影动力学研究抑制剂对反差的提高作用  为了给上述结果以解释,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在各个抑制剂最佳浓度下的不同曝光级的物理显影动力曲线.结果如图5 a~5 b所示,图中数字1~8所对应曲线的logH分别为-1.7,-1.55,-1.40,-1.25,-1.10,-0.95,-0.80,-0.65.在银盐扩散转移体系,由于使用的是显定合一的显影液,化学显影和物理显影在显影加工过程中同时存在,相互竞争.从图5 a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强曝光区,版材的表面也有物理显影银生成.加入抑制剂之后,物理显影的诱导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从不到1秒延长到几秒,甚至几十秒),物理显影速率也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抑制剂吸附在卤化银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难溶化合物壳,阻碍了络合反应的进行,也可能是因为抑制剂抑制了银络合离子在物理显影核表面的还原反应的发生.  从图5 d和图5 e中可以看出,诱导期都是2s左右,2 巯基苯并噻唑提高了反差,苯并三氮唑却对反差几乎没有影响;而诱导期为20多秒(图5 f)时与2s(图5 d)时反差都很高,这说明诱导期的长短与反差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比版材反差较高的图5 b、5 d、5 f与反差较低的图5 a,可以看出的反差的提高有以下两个特点:(1)强曝光区的物理显影银受到抑制,(2)弱曝光区的物理显影银保持不变甚至有所增强.当我们假设版材上涂布的物理显影核的催化显影活性介于强曝光区潜影中心和弱曝光区潜影中心的活性之间时,对上述结果可以给予如下的解释.显影液中加入抑制剂后,在强曝光区,由于潜影中心数量多而且尺寸较大,其受到的抑制作用较物理显影核弱.  因此,潜影中心的活性相对得到增强,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消耗了卤化银,从而在强曝光区,物理显影银比没有抑制剂时大大降低(见图5中曲线5~8).在弱曝光区,由于潜影中心数量少而且尺寸较小,其受到的抑制作用较物理显影核强烈,因此物理显影核的活性相对得到增强,从而在弱曝光区,由于抑制剂的加入,物理显影银密度能保持不变甚至得到提高(见图5中曲线1~3).由于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竞争的存在,抑制剂在强曝光区和弱曝光区对物理显影银抑制不同,从而提高了反差.       结论  3.1 本文研究了6 硝基苯并咪唑、硫代水杨酸、2 巯基苯并噻唑和苯并三氮唑对银盐扩散转移体系中物理显影银反差的影响.发现了前3种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差,特别是当6 硝基苯并咪唑和硫代水杨酸联合使用时得到了超高的反差.  3.2 动力学研究初步表明,抑制剂对不同曝光级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过程的抑制程度不同是提高反差的主要原因. 信息来源:《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相关资讯

  • 两方面入手 确保数字印刷品质量

    在数字印刷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数字印刷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笔者将以公司使用的HP Indigo 5500数字印刷机为例,探讨如何控制数字印刷品的质量。   重视前端数据处理  印刷品质量主要有4个控制要素:颜色、层次、清晰度和一致性。从印刷复…

    2025/7/2 21:45:38
  • 紫激光CTP版材 绿色环保再精进

    在此关注的紫激光环保CTP版材是针对405nm紫激光感光的、在制版或者印刷过程中相比传统紫激光CTP版材有更大环保效应的版材。紫激光技术应用于CTP技术要比热敏技术晚很多,热敏CTP版材早在drupa1995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紫激光CTP版材到了2000年才羞涩登场,所用的紫激光器…

    2025/6/30 8:46:47
  • 数字印刷技术 “提升”复制艺术品

    数字印刷,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传播对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由数字信息生成逐印张可变的具有按需印刷特征的图文影像,并借助成像装置在承印物上成像,且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新型印刷技术。换言之,数字印刷是以个性化印刷、可变信息印刷、即时印刷为特点的“按需印刷”,可…

    2025/5/28 8:24:57
  • 数码印花竞争激烈,色彩管理大有潜力

    数码印花技术为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纺织品印花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慢慢进入了数码高科技时代。  数码印花工艺借鉴了印刷行业中成熟的CMYK(C:青色,M: 品红色,Y:黄色,K: 黑色)分色和合成技术,它是通过不同的CMYK色…

    2025/5/27 7:55: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