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过程中省去胶片的意义,不仅在于缩短了工艺周期,除去了中间图像传递媒介,而且可以避免印版套准误差、节省印刷准备时间等。这些在机改进措施为印刷商带来了直接利益。目前,CTP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顾客对印刷质量也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TP技术可以实现的高网线,就能够充分满足顾客对印刷质量的要求。
传统的调幅网点技术,是通过网屏调整网目调网点的大小,但在利用高网线的优势上能力有限。虽然目前的CTP技术能够传递很多印刷机难以利用的细节信息,但大部分的亮调、暗调图像信息仅采用调幅网点也难以保存。
网点随机分布的调频网点技术,是将网点大小控制在印刷机能够利用的范围内,但调频网点在技术上也有缺陷,如平网中出现颗粒。此外,纯粹的调频网点技术不易在印刷机上实现,因此会延长处理过程。
组合网点技术试图通过补偿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固有缺陷,将调幅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中间调,将调频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亮调和暗调。但在由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转换时,该方法就会出现问题。在大部分的组合网点中,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交界处痕迹明显,而且计算复杂的网点会延长印前处理过程。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汲取调幅、调频网点技术的长处,又能摒除组合网点技术缺陷的网点技术,将是一种新的挑战。
CTP技术
CTP技术的优势:省去了胶片媒介,直接将数据成像于印版;套准精度的提高使装版过程缩短近半;对网目调网点更为精确的控制实现了高质量印刷。CTP技术给生产带来的诸多便利,促使印务公司竞相寻求新的竞争优势,为了追求更高的印刷质量,使用网点线数为175线/英寸和200线/英寸的高网线进行印刷。然而,用调幅网点以高分辨力印刷或控制10μm的调频网点时,仍需要一些替代方法,暂时还无法满足用户轻易获得高品质印品的愿望。
调幅网点技术
调幅网点技术是一种网目调网点技术,应用很广泛。其调幅过程是将特定数量的网点置于一个以线/英寸为测量单位的方形网格中,根据图像色调值调整网点大小,暗调区形成较大网点,亮调区形成较小网点。对于双色或四色套印,网线各自以一定的网线角度排列,以避免网点叠加,形成玫瑰斑。高分辨力下,调幅网点能完美地再现中间调,但在亮调区和暗调区,由于印刷机无法控制过小的网点或空白点,而使网点丢失、并级、糊版,难以再现图像的细节。
印刷能力影响成像质量
网点丢失或糊版现象的发生不能都归咎于网点技术,其还受印刷机及印刷车间工作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的成像质量超出了印刷机的处理能力,因此印版能够记录的高网线不易转印到纸张上。如果必须保留细小网点,暗调区则会出现并级、糊版现象,或为了保持暗调区效果损失细小网点。调频网点技术
调频网点又称随机分布网点,其克服了调幅网点的许多不足。调频网点技术一改网格布点的做法,利用10—21μm不等的小微点,依据图像密度或色调值,通过调节网点的数量或出现频率而不改变网点大小,来调节网点疏密,小微点虽小但均能被印版和印刷机处理。尽管这些网点看上去毫无规律或呈现出随机性,但都经过仔细地计算,并加以精心地排列,以增强图像的逼真程度。通过群簇效应,调频网点实现了图像细节的完美再现。网线的消失使所印图像不再呈现网目调效果。调频网点的问题在于中间调区域的网点分布不易控制,一旦网点相接或重叠,杂色或斑点便会出现,这在平网中显得尤为明显。
在印刷时,调频网点与调幅网点会同样面临着网点增大的问题,但由于网点增大的方式不同,因而很难进行色彩或色调调整。此外,调频网点形成的不正常的调频网纹清晰可见且重复出现,类似调幅网点的龟纹、玫瑰斑。
组合网点技术
调幅网点技术与调频网点技术各有利弊,组合网点技术则试图取其之长而摒其之短,以充分利用CTP技术的高质量、高生产能力,并在印前或印刷中提供一种能够毫不费力地完美再现原稿的网点技术。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