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在IPEX 1993展会上,Indigo推出了数码印刷机。Indigo采用液体墨水的数码印刷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以其接近胶印的质量而著称。2002年,Indigo公司被IT巨头HP公司用8亿美元的巨资收入旗下。
1994年, 比利时Xeikon生产出第一台Xeikon卷筒纸数字印刷机,从此以后又推出系列的数码印刷设备。昆明也是全国率先引进Xeikon设备的城市之一。
2002年, 以OEM 形式与AGFA、施乐、IBM、Man Roland等公司合作的Xeikon最终因财务危机,其彩色数码印刷机业务被Punch集团收购。海德堡从Drupa 1993起先后推出了多种彩色数码印刷机。1995年时海德堡卖掉了500套Quick—master DI,而且这些机器在一年半内安装到位。尽管海德堡在全球数码印刷领域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但处于市场战略的考虑,海德堡于2003年底宣布放弃数码印刷市场,将其数码印刷业务转移给全面致力于数码领域的柯达公司。柯达还收购了赛天使数码印刷有限公司。2004年夏,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率先购进柯达Nexpress 2100和Digimaster9110各一台。
上世纪90年代,施乐推出了黑白生产型数码印刷机DocuTech135。2000年,施乐发布了其第二代彩色数码印刷机Docucolor 2000。2002年,施乐宣布其采用第三代技术的DocuColor iGen3在北美地区率先上市。2005年1月l7 日, 富± 施乐宣布最新的彩色数码印刷机DocuColor iGen3(爱将)正式在中国上市。
2003年, 北大方正成功将自有数字软件技术与柯尼卡美能达的数码印刷设备有机结合,推出了方正自主的印捷数码印刷系统(已有超过100台售出)。
2005年2月, 北人集团与赛天使达成一项重要的合作协议,在北人制造、组装赛天使入门级超宽幅面数码印刷设备GrandJet Classic。
1993年, 中国第一家数码快印店— — 亚细亚图文快印(Asiagraphics)在北京开张,投资者是美国最著名的快印连锁企业Alphagraphics与中创集团。首家店开业之后短短几年内,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海口、沈阳、香港各大城市又开设了多家分店。
不久, 当时全球最大的图文快印连锁机构— —美国Kinko S公司率团考察中国市场, 后与四通公司合作,在北京开张了“四通金考” 店。随后又陆续开设了7家店。
这一时期, 可以说是数码印刷在中国的起步阶段。是外商投资为主、以国际客户为主要对象的图文快印。由于当时图文快印的竞争局面尚未形成,其经营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90年代中期之后, 嘉捷快印、格莱姆图文、大同数字印务、恒宇图文、启恒印刷、时美数码、威创商务、康文伟义、迪高等一批企业开始涉足数码文印服务。
2000年之后,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快印专业服务商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除了AlphaGraphics、Kinko S之夕 , SirSpeedy、SNAP、CopyGeneral等也都先后在国内开店。2002年,国际著名快印品牌SirSpeedy(中文名称为速必得),在上海、北京、沈阳、贵阳、宜宾、昆明、香港陆续开设了十多家店。
奥西、惠普、柯达、柯尼卡美能达以及北大方正等多家供应商的进入,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数码产品。对大众投资者来说,数码快印业的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厂家提供的购机优惠和信贷支持方案富有诱惑力,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技术含量考虑, 数码快印都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
据统计, 在2003—2004年期间,快印店数量的年增长率几乎达到了100%。在北京、上海的街头巷尾和大小楼宇中, 到处都可以见到各种规模的图文快印店, 其中不少是由个人开设的私营店。与数码快印市场的发展同步进行着的是数码快印行业日趋激烈的价格战。
在这个阶段, 数码快印的发展似乎将公众的认识带入了一个误区,即数码快印就等同于数码印刷。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成熟,数码印刷已渐成气候。数码印刷机陆续落户在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隹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等单位,按需出版、网络出版这些全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启动。知识产权出版社还建立了“中国按需出版网”。最近,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进断版书工程和按需出版工程。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富± 施乐共同建立了“数码印刷研发中心”,中华商务、天津市环球磁卡股份公司、珠海红山票证印刷公司、武汉汉口票据印务公司、海南东方国际防伪中心、清华茂物公司数码中心等传统印刷企业相继购入不同型号的数码印刷设备。国家及地方等多家邮票印制机构都已经配备了印制个性邮品的数码设备。今年8月, 首届“数码印刷在中国” 大奖赛在北京隆重举办, 参赛作品有206幅。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 数码印刷正在中国逐渐生根发展。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