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年来名声渐隆的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技术相比,数字打样在受人关注程度上似乎要稍逊一筹。但与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一样,作为一项处于成长期的新技术,数字打样正在受到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扑面而来的印刷技术数字化浪潮中,许多人都对数字打样寄予厚望。而平面设计与印前领域的权威杂志之一《桌面出版与设计》,在世纪伊始的成功尝试--2001年第1期杂志全部采用数字打样,则更点燃了业内人士对数字打样的希望之火。
优势:速度、稳定
虽然没有公开的宣言,但毋庸置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后来者身份出现的数字打样技术是以最终代替传统打样为已任的,因而数字打样与传统打样的优劣势对比也就成为业内人士在谈论数字打样技术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话题。
与同样位列数字技术之中的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一样,由于实现了整个打样流程的数字化,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快速、稳定成为大家公认的数字打样的两大优势。同时,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各方又给出了对数字打样优势所在的不同理解。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家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数字打样最主要的优势是速度快、重复性好、节省原材料。同时,由于不需要胶片等一些具有一定污染性的东西,因而数字打样迎合了绿色印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环境保护。
印前技术专家殷幼芳的观点与李家祥基本一致,他认为,颜色稳定和速度快是数字打样的两大优势。与传统打样相比,数字打样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因而避免了传统打样中的人为因素,如手工加墨的墨量掌握对打样质量的影响,更容易实现样张颜色的稳定一致。而省略了传统打样流程中的晒版、出片等环节,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数字打样速度的提高。
雅昌印刷管理集团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营业生产部部长王华明认为,数字打样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还原性好;二是速度快,节省时间;三是中间环节少,避免了很多问题,容易实现印刷和打样之间的统一;四是方便易用。
爱克发公司负责数字打样系统销售的顾鹏认为,数字打样的优势,一是设备投资成本少;二是对人员要求低;三是速度快,适合短版快印。
《桌面出版与设计》主编杨净则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数字打样的速度优势。她说,这次我们主要是想做个实验,结果证明,数字打样的速度优势非常明显,电子文件拿到输出中心后,半天时间就可以拿到样张, 而原来用传统打样,最少也要用两三天时间。
劣势:众口不一
站在传统打样竞争者的位置上,数字打样在尽情展示自身优势的同时,其劣势也暴露无遗。但与大家对数字打样优势理解的众口一词相比,业内人士在对数字打样劣势所在的看法上则可谓众说纷纭。
印前技术专家贾继洵认为,与传统打样相比,数字打样的劣势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数字打样采用调频网点,对习惯了调幅网点的印刷人来说难以适应,不容易被接受;二是数字打样工艺不成熟,各种各样的数字打样设备缺乏统一的标准,使人无所适从;三是数字打样辅助设备--如色度计、扫描仪、照排机和色彩管理应用软件投资过大,提高了数字打样的投资成本。
嘉年正稿公司经理王翔认为,目前数字打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胶片的检查问题。传统打样是先出片后打样,可以通过样张发现出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在数字打样中打样与出片同时或先于出片,因而无法对出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二是数字打样还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打印专色、烫金、烫银等,而这些传统打样都可以轻易解决;三是纸张问题。现在数字打样一般都要求使用专用纸,这一方面增加了数字打样的成本,另一方面影响了样张的可信度。
爱克发公司顾鹏的看法则综合贾继洵和王翔观点中的某些方面,他认为,数字打样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调频网点或无网点令传统印刷人难以接受;无法满足某些特殊行业对专色的要求;数字打样的色彩管理软件与印刷机、照排机的匹配还难以尽如人意。
进展:参差不齐
虽然乍看起来,数字打样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但综合起来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数字打样的优点大于缺点,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纵观近几年国内数字打样的推广历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整体上看,数字打样发挥缓慢,并且呈现出行业间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 据印前技术专家殷幼芳介绍,目前数字打样在凹印行业已基本普及,在胶印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目前凹印一般都采用无胶片电雕方式制版,无法使用传统打样,使用数字打样是惟一选择;而胶印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并且前些年,一些胶印企业引进的传统打样设备正值“壮年”,淘汰的确可惜。
爱克发公司顾鹏从销售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爱克发公司自1998年在国内卖出第一台数字打样设备后,到现在已售出15台左右,从地域上看,印刷相对较为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地较为集中。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南方印刷业较为发达,资本实力也相对雄厚,因而对新技术的渴望程度比北方企业要高。
障碍:观念、成本
尽管业内人士指出了数字打样目前仍然存在的众多问题,但谈到为何数字打样的发展一直不愠不火,众人的观点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观念”和“成本”成为大家使用率最高的两个词。
作为数字印刷技术的一员,数字打样在发展进程中与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一样,遭遇到了人们的“观念抵抗”。李家祥认为,数字打样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是观念上的。爱克发公司顾鹏在推广数字打样系统的过程中对此有着更切身的感触,他说,东西是好东西,但人家就不认怎么办?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去尝试。贾继洵也认为,数字打样要普及,观念问题要先解决。
虽然诸位业内人士所说的观念问题概括起来只不过仅仅两个字,但它至少反映了打样客户,传统打样从业人员、传统印刷企业三部分人对数字打样客户、传统打样从业人员、传统印刷企业三部分人对数字打样的暖昧态度。数字打样发展迟缓归根结底是市场培育问题,但数字打样的先行者在推广数字打样的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遇到同一个难题,打样客户由于对数字打样知之甚少而拒绝接受,从事数字打样已经一年有余的金豪公司有关人士称,数字打样客户也有,但大多数是时间要求特别急的。如果不是周期特别紧,一般人还是选择传统打样。传统打样从业人员对数字打样的抵触态度也是数字打样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习惯了网点、油墨的传统打样从业人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接受无网点的数字打样。第三重观念阻力来自印刷企业,目前,许多印刷企业认为数字打样的色彩与实际印刷出来的色彩有一定差距,因而不愿意接受数字打样样张,王华明就持这种观点,他说,现在数字打样的色彩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与印刷的结合不是很紧密,有些样张印刷厂追不上,因而很多企业在接数字打样样张时存在一些顾虑。
数字打样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大阻力来自打样成本。李家祥说,数字打样推广不开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关键在成本。现在打一张同样幅面的样张,数字打样要20元,传统打样则只需八九元。金豪公司有关人士也称成本太高是数字打样推广的一大障碍。据了解,数字打样成本居高不下关键是耗材太贵,比如一张A3幅面数字打样专用纸价格高达四五元钱,而同样幅面的普通铜版纸只要几毛钱。王华明则表示,国内印刷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考虑最多的就是能不能承受引进成本,同时还要看新技术能给公司带来多大效益。如果一项技术成本很高,效益又不是很明显,企业就不会引进,目前数字打样就面临这一问题,成本高,效益难以保证,所以数字打样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制造商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成本。另有业内人士提出数字打样的设备投资相对传统打样要低,如果综合考虑,二者的价格相差不会如此悬殊。王华明对此也发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数字打样是新事物,近几年刚刚开始推广,用户对数字打样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没有可参照的对象,综合成本难以计算。
普及:大势所趋
目前,当然还没有人能够说出数字打样到底何时才能在印刷行业全面铺开,但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认为,数字打样的普及是大势所趋。 印前技术专家贾继洵认为,数字打样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发展趋势,在国外发展很快,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推广,但随着直接制版技术的日渐普及,数字打样的推广将加速进行,因为直接制版省去了出片过程,因而无法使用传统打样,只能选择数字打样。同时,数字打样的普及将比直接制版更快、更广,这主要是因为数字打样不仅可以配合直接制版设备,而且还可以在设计室、打样中心等地方得到应用。
殷幼芳认为,数字打样从技术角度讲已基本成熟,并且已经在凹印领域得到普及。从胶印领域看,数字打样的全面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大概还得两三年时间,但其普及只是早晚的事情。李家祥也认为,数字打样是非常有前途的,普及应在情理之中。 嘉年正稿公司经理王翔说,数字打样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我特别希望看到数字打样的存在和普及,因为数字打样的速度和可控性是传统打样无法比拟的。目前,数字打样在技术和市场开发上都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许多人都还在观望,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很多人都会投身其中。
实际上,现在不仅仅有人在观望,还有许多人和企业已经投身数字打样之中。据了解,雅昌公司已经决定在近期引进两套数字打样设备。金豪公司则在近期引进了新的数字打样设备,并开始在市场开发上下功夫,《桌面出版与设计》2001年第1期的数字打样业务便由他们完成。据承担本期杂志印刷任务的人教方成印刷厂有关人士介绍,本期杂志的数字打样水平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印刷厂完全可以接受。
数字打样的发展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打样的消亡呢?似乎并不尽然。雅昌公司王华明打个比方,传统打样和数字打样的关系就好比电分和桌面,当初许多人认为,桌面出现之后,电分会消亡,实际没有。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技术更新不可能同步进行,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数字打样和传统打样仍将共同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