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数字化存档的最佳例证(三)

2010/10/4 10:33:21 人评论

(五)存储媒体和格式的转换
  在信息循环过程中,存储常被当作一个背动的阶段,但存储媒体和格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改变原先的信息可能就会永远丢失了。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组织的作法是定期地进行媒体和格式的转换,一般以三年至五年为一个周期。但这种转换费用很昂贵,而且常常会面临数据丢失,质量下降这样一些问题。所以一旦要进行这种转换,做好检查工作至关重要。

  在媒体和格式转换中,要求最准确的是数据中心的工作。Oak Ridge国家实验室的大气辐射跟踪中心计划每4到5年就进行一次技术更新,每一次更新时,数据将会运用新的技术保存,这一过程大概每次需要6至12个月。

(六)存储技术
  存储要确保在存档过程不但要管理和保存好文件的内容,还要管理和保存好内容的结构形式。实现这一点就得充分考虑技术因素在内。

  据这些项目的负责人估计,有关硬/软件的转换周期在2到10年,而一些新的数据库,文字处理器可能2到3年就更新一次,一些小的或级、版本变化就频繁了。虽然与此同时,技术供应商总会提供一些文件转换的途径,但事实上并不能解决硬/软件变化带来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一些运用了原软件中各种复杂功能的信息文件,很可能因此失去原文件中的许多特征。

  鉴于硬/软件更新所带来各种麻烦,一般项目都选择使用主流技术,但这只能保证相对稳定性以及确保一些后续服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信息结构形式的丢答仍是一个令头痛的问题。

  对此,在格式上,各个项目都运用了一些方式来保存结构形式信息。对于期刊文章,大多数项目使用TIFF、PDF或HTML文件,其中TIFF使用得最多,TIFF图像是用户所看到的实际格式,但是其中嵌套的参考信息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超级链接。

  在出版系统从专有格式转换到SGML格式多年以后,一些大型出版商使用的是HTML/SGML美国宇航协会使用的是非常完备的SGML格式,它们从各种不同的格式和产品转换而来。在储存时出版商实际会把SGML再转换成简单一些的HTML,另外在转换路径上还会提供PDF版本。对于纯电子文件,PDF是最合适的格式,它是PostScript文件格式的一个翻版,但是依赖于专有的编码技术。由于这种专有性就决定了使用PDF会对长期存储造成影响,也无法成分公共标准。

  在文本环境下保存信息的结构形式就已经很困难了,而在多媒体环境下则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多媒体文件是多种硬、软件技术、内容的紧密结合。对此,调研对象中也有项目作出了尝试,一个是美国国防部的DITT项目,他们为此开发了管理多媒体文件的模形和软件,另一个是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利亚大学,他们开发的存档模形允许不同层次和类型的metadata,来针对各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

  存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存档版本该使用哪种格式,要把原始格式转换标准格式来存储。对这点,不同项目有不同的选择,AAS和ACS都是选择SGML标记的ASCII格式,因为这样的格式中立于各种媒体,用途广泛而且可以定期更新,更新成本也很少。

(七)存档访问
  对于存档访问,上文提到的都是如何保持信息的长久性,访问的持续性。要确保数字化存档信息,一直能被访问,必须考虑到访问机制,权限管理,安全管理三方面。

  由于数字化环境中的各种技术都处在变化中,用户访问显示的技术都在变化,今天还是通过网络访问,明天就不知换作了什么机制。所以要做的是随着访问技术的变化,不断向读者提供新的访问途径,当然与些同时,原来的访问途径应该可以继续使用。

  在存档访问上的另一个麻烦在于如何管理好各种权利,存档文件具有什么权利?不同的用户群分别享有什么权利?信息作者还保留着什么权利?而访问机制又如何通过适当的metadata还正确管理好这些权利。这些问题体现到管理中来包括根据情况提供或限制访问权限,在信息的版权和安全标准改变访问权限标准。

  安全和版本控制问题同样影响着数字化存档。在数字化环境下,信息和复制和篡改都太容易,以致于很多时候难以区分眼前的信息究竟是原始信息还是“偷来的信息”。针对这些问题,关键在于通过metadata管理好文件副本,并使用水印,数字化标记等防伪符。

一、结论
  在科学领域,各种不同数字化存档都正实践或酝酿着,本文正是对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例子的考查,分别从信息循环的各个阶段,论述了数字化存档的有关事宜,其中的很多都是实践经验的归纳,或是一些实例操作中的有益尝试,如一些项目中的文件存储标准,信息采集原则等,是对其它存档工作的一个很好借鉴。同时在这些项目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也是以后数字化存档工作中有待注意的。当然,随着技术的更新,数字化存档的方方面面还会有所变化,更多的经验会随之而来,希望本文和以上实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资讯

  • 两方面入手 确保数字印刷品质量

    在数字印刷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数字印刷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笔者将以公司使用的HP Indigo 5500数字印刷机为例,探讨如何控制数字印刷品的质量。   重视前端数据处理  印刷品质量主要有4个控制要素:颜色、层次、清晰度和一致性。从印刷复…

    2025/7/2 21:45:38
  • 紫激光CTP版材 绿色环保再精进

    在此关注的紫激光环保CTP版材是针对405nm紫激光感光的、在制版或者印刷过程中相比传统紫激光CTP版材有更大环保效应的版材。紫激光技术应用于CTP技术要比热敏技术晚很多,热敏CTP版材早在drupa1995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紫激光CTP版材到了2000年才羞涩登场,所用的紫激光器…

    2025/6/30 8:46:47
  • 数字印刷技术 “提升”复制艺术品

    数字印刷,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传播对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由数字信息生成逐印张可变的具有按需印刷特征的图文影像,并借助成像装置在承印物上成像,且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新型印刷技术。换言之,数字印刷是以个性化印刷、可变信息印刷、即时印刷为特点的“按需印刷”,可…

    2025/5/28 8:24:57
  • 数码印花竞争激烈,色彩管理大有潜力

    数码印花技术为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纺织品印花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慢慢进入了数码高科技时代。  数码印花工艺借鉴了印刷行业中成熟的CMYK(C:青色,M: 品红色,Y:黄色,K: 黑色)分色和合成技术,它是通过不同的CMYK色…

    2025/5/27 7:55: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