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彩色打样是将数字页面直接转换成彩色样张的打样技术,无需任何中介媒介,如胶片、印版等等,是直接制版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传统的打样机打样方法在速度和效率上已经不能满足直接制版,特别是在机直接制版在速度上的要求;采用分色胶片的简易打样方法也不再适用,因为直接制版已经彻底废除了胶片的使用,当然也不会为打样专门输出胶片。数字彩色打样主要有两个应用领域,一个是用于排版检查/内部校正的组版样张(Imposition Proof),另一个是用于客户签字付印的合同样张(Contract Proof)。前者对彩色再现没有严格要求,但后者对彩色再现有严格的要求,要求样张必须忠实再现实际印刷的效果。
从最终样张的现色方式来看,数字彩色打样又分为软拷贝打样(Softcopy Proofing)和硬拷贝打样(Hardcopy Proofing)两种。软打样就是利用彩色显示器/荧光屏的打样方法,有快捷和便宜的优点。但是由于这种打样方法采用加色法呈色原理,而且“样张”的色域、观察条件、物理外观和质感都与采用减色法呈色的最终印刷品相差甚远,很难做到“样张”与印刷品的完全一致。彩色显示与实际印刷品的完全一致,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软打样是否最终能够用做合同样张的必要条件,另外,目前基本上所有印前处理都建立在荧光屏显示的基础上,操作者根据荧光屏显示的效果来决定需要采取的操作和调整。如果荧光屏显示效果离WYSIWYG的目标相差太远,最终得到的结果(印刷品)无疑也是错误的。
实际上,WYSIWYG一直是数字彩色打样技术和印前技术发展的一个难点和焦点。近几年,随着彩色管理技术和荧光屏质量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软打样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样张与印品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基本上能够为检测印前处理效果,预测最终印品提供依据。“所见即所得”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目前人们提出一种利用网络技术的异地打样(ReMOTe PROOFInG)的概念。这是一种建立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结合基础上的打样方法,印刷厂通过网络(如,互联网)将数字样张传送到客户的终端显示器上,客户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确定样张并签署付印许可。这将彻底改变目前打样的形态,构筑一种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打样方法。
硬拷贝彩色打样取得长足进展,无论在彩色再现效果,还是在材料质感方面都可以做到与最终印刷品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样”。彩色管理技术对彩色的忠实再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即使采用不同彩色特性的呈色剂也能够达到样张与最终印刷品之间的一致。目前,多数硬拷贝打样系统都能对实地密度进行设定和控制,而且还能模拟实际印刷的压印特性(网点扩大曲线的模拟),弥补了打样成像特性与实际印刷特性之间的差异。多数高品质的数字彩色打样系统都可以在实际印刷使用的纸张上成像,避免了由于纸张不同造成的样张与印刷品之间的差异。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在一特制的中介受像介质上成像,然后,再采用专用的转移设备将中介受像介质上的染料影像转移到实际印刷的承印物上(通常采用热转移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承印物材质的不同造成的样张与印刷品之间的视觉差异。这种方法被俗称为实际印刷纸数字彩色打样,并且已经成为表征直接数字式彩色打样系统特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目前,硬拷贝彩色数字打样采用的成像技术主要有染料热升华、彩色喷墨打印、彩色热蜡转移、彩色银盐照相以彩色相纸为成像介质和彩色静电照相等几种技术。
在这些技术中,染料热升华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方法,喷墨也表现不凡。染料热升华方法以色纯度高、色域宽、色密度高为特点,而且,多数这种系统,特别是高档系统都装载了色密度控制和模拟网点扩大的智能管理技术,使样张更加接近实际印刷效果。而且,为了消除染料热升华专用受像介质与实际印刷纸张不一致的问题,很多高档的打样系统都可以实现在实际印刷的承印物上成像,保证了样张与印刷品的尽可能一致。染料热升华系统质量很高,享有连续调打样的美称,但需要使用分离的色带和受像介质,给使用和过程控制带来不便和一定的难度,一般适合于幅面不是很大的样张。(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