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码印刷发展任重道远
数码印刷行业投资者多,投资者的水平、经营思路不一样,因此,在我国数码印刷整个行业的发展中还有几个瓶颈问题需要解决。
1.数码印刷市场份额亟待扩大,渗透能力有待增强
有关资料表明,在国际市场上,2004年数码印刷所占印刷市场份额为10%~12%,其中户外广告所占比例为20%~25%,商业与出版印刷占18%~23%,纺织品印刷占1%~2%,包装印刷占0.5%~1%,特殊用品印刷占1%。而国内,在庞大的印刷市场中,数码印刷的份额非常小,也未能像国外那样渗透到各个领域。
如今,有些国内传统印刷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引进数码印刷技术,如中华商务已建立起快速印刷中心,购买了多台数码印刷设备,用数码印刷机为银行打印账单、直邮信封和宣传品,并为图书馆提供样书。不过,国内数码印刷的主要用户目前还是集中在数码快印店,而在大型企业、政府部门、金融、电信等领域,数码印刷的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数码印刷应用的新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2.产品单一、价格战使得一些投资者铩羽而归
虽然一些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投资者意识到了产品、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些企业所占比例还很小,大部分数码印刷投资者不求创新,过于依靠单一产品,因而当其所服务的行业发展态势受到限制时,他们也随之败下阵来。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数码快印店。2004年国家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实行了宏观调控,因此建筑设计业的文件需求也随之萎缩,这就使得许多为建筑设计院提供标书文件的数码快印店受到连累,业务量急剧下降。为了争抢这块越来越小的市场蛋糕,价格战硝烟弥漫,不仅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而且使自己陷入其中,无法抽身,有的甚至维持不下去,最后只能退出。
目前数码印刷的应用主要还集中于按需、短版印刷,而更能体现数码印刷价值的可变数据账单打印、可定制内容的个性化印刷、直邮印刷、数码防伪票据印刷等应用还处于引导阶段。按需出版虽已开始转入生产型操作,但对于国内每年高达10万余种的图书出版市场来说,按需出版的图书还只是凤毛麟角。
3.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需要培育
纵观国内数码印刷市场全局,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有不少企业在数码印刷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有的已经在不同城市开设了数家连锁店。但东北、西部等地区,不仅企业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诚然,这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作为服务业,人们的需求往往是需要启发和挖掘的。数码印刷市场需要培育,应先把市场概念做起来,经常研究市场需求和动态,把需求带动起来,才有可能形成市场。数码印刷的投资者在投资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的客户群在哪里,然后针对目标客户添置合适的设备,以特色服务开辟市场。
4.相关法律、相关配套技术需要及时跟进
数码印刷作为服务行业,对于相关法律和相关技术的依赖性很强。比如,按需出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出版大国来说,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它还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与按需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制订出来。而国内目前的出版制度实行的是审核制,首先需要对图书的选题进行立项,如果一本书只是印几十本,就很难通过立项,书号问题无法解决,图书也就无法正式出版。
数码印刷一张起印的特点使其能在可变数据印刷领域大展身手,但是可变数据印刷所必需的数据库在我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的数据库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能够将数据库应用到日常的客户管理中,使得可变数据印刷缺乏上游资源,而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
我国数码印刷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尽管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刚开发了一部分,有些相关的辅助项目还有待突破,但是在数码印刷时代的开端就取得了如此的进步,我们应该对数码印刷的明天更加充满信心。
(待续)
相关资讯
-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