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数字革命(Color Proofing——the Digital Revolution)

2010/8/19 12:04:49 0人评论 524次

“改变就是好的”这条古谚语同样适用于彩色打样,它的变化有目共睹。跟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彩色打样迅速地从模拟向数字方向转变,最终出现了数字打样。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如何来使用它,在什么地方使用它,并从中受益。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模拟打样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且不再是微妙的变化。
  是模拟以前的系统吗?
  模拟打样实际上是针对胶片的打样方式,需要打样时,不得不将胶片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用户得到的是胶片的样张。由于数据被锁定在胶片里,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用胶片作为传送数据的介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随着文件格式的不断标准化,这种打样方式也在改变。
  改变的主要方向是通过网络来传送数据,但在传送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字体、套印、软件版本的兼容性等。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文件格式是TIFF/IT和PDF格式,利用这样的标准文件格式以数字的方式传送文件,可以克服许多出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基本上保证当以相同的方式复制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预见性和可信性。
  数字化趋势
  一方面数字打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已经开始乐于采用、信任这项技术并对它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这是花费了一段时间才取得的效果。他们认为采用数字打样技术很得心应手,并可以从中受益,而且随着熟练程度和理解的加深,更加知道如何去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模拟打样已经存在了22年左右的时间,用户已经达到非常熟练的水平。事实上印刷领域里的任何人都可能获得过模拟样张,并可以大概其地讲出使用的类型和相关的规范及参数(如:是使用SWOP——轮转胶印出版物规范参数进行印刷,还是采用商业的印刷方式;应采用哪种类型的网点扩大值)。
  然而数字打样打破了这种局面。随便一个样张都和以往的不同,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格式出现(有网点或无网点),采用的也不同(喷墨、热升华、热显影和热转印)。对于每个人来说,理解无网点的连续调样张,并将它与有网点的样张进行比较,了解它的形成过程及原理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
  在对它的质量认可后,人们觉得可以选用这种连续调的打样方式,体会到在考虑印刷活件的周转时间、最终印张的质量水平和一些其他问题(如龟纹)的时候,选择还是很多的,并不单单局限在模拟打样上。
  但是转变并不容易被一些人接受,于是一些厂家采用各种方法帮助那些不愿意转向数字打样的人们改变观念。富士公司开发了两种系统并已投向市场:
  PictroProof——这是一种基于染料的双页连续调打样机,定位在内部打样并进行一些没有半色调网点的签样打样;FinalProof——四页高质量签样打样机,实际上是对富士模拟打样机ColorArt的精确复制,可以在实际使用的承印材料上印制半色调网点、颜料并使用相同的加网方式。
对于一个全数字化工艺流程还需要做些什么?
  当所有的数字化设备都摆在那里,但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改变观念采用他们,面对这样的事实,应该做些什么呢?现在公司完全可以无胶片运作,从数字信息到数字打样,修改校正后重新再做一张数字样张,确认后,转到计算机直接制版(CTP)设备或直接成像印刷机上,然后印刷复制,与模拟方式一样精确。
  以往在做全数字化工艺流程的人和做模拟工艺流程的人之间存在着争论,后者认为并不能实现完全的数字化工艺。在生产的过程中,他们都会碰到麻烦,总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但是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他们在采用的文件格式、行业标准化和提高CTP与数字打样质量方面做了足够多的工作,以致于在每个工艺阶段都可以采用完全的数字化工艺流程。(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