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07年上半年,中国标准出版(以下简称“中标社)社就纠正6起侵犯
标准版权的违规行为,已处理并结案7起版权维权诉讼,在维护标准版权权益的工作中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他们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标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2007年1至8月份,新出版国家标准1300项,行业标准530项。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标社组织科研力量,开发研制了“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该系统把信息技术和标准图书发行业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中标社出版的近四万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文本的电子数据存储在专用计算机中,配合采用现代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使用专用的防伪纸张,通过高速数字打印设备实现了标准文本的按需打印发行。
近两年来中标社先后购置了10台标准数字打印机,加快了标准发行速度,缩短标准销售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时满足了用户对正版标准的需求。
推广:7家发行站做试点运行
“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的实施,解决了标准出版发行周期长,读者难以及时购买到正版标准文本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盗版现象;也解决了发行部门卖场容量与标准备货库存之间的矛盾,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减少了标准发行中进、销、存、退各环节中的浪费现象。“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改变了标准图书发行工作的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支撑条件。
在此基础上,中标社决定在发行站系统内推广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从2007年3月开始,先后在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等7家单位进行了标准文本数字异地打印的试点。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明显地感觉到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各发行站库存标准品种不足,新标准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及时、准确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正版标准文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发行站,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打印标准文本码洋近10万元。
问题:光盘刻录制约发行周期
目前,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但是更新资料还采取光盘刻录的手段每周更新一次,制约了发行周期。中标社和系统供应商正在进行软件开发,很快就可以实现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数据更新。此外,他们正在进行标准数字打印系统的升级,解决标准正文中彩色内容和超厚度标准不能打印的问题,扩大标准数字打印系统的使用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按需出版发行的标准数字打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是标准出版发行创新的新突破,标志着标准出版工作迈上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台阶。它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运作流程,实现了出版发行的一体化、即时化,必然极大地推动标准出版理念、出版方式、出版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是一种新的尝试,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也希望通过标准文本数字打印系统的运行,能更有效地减少了盗版行为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净化标准出版发行市场。中标社的有关人士表示,标准数字打印系统的推广工作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质检系统内严格考察代理资质,积极慎重地加以推进。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