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的全自动印前工作流程中,讨论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PDF、JDF、XML、CMS和ICC等问题上,加网已经不再是印前专家们最关注的技术。然而,近期的发展表明加网,以及其他形成网点的方式,仍然是印前工作流程和输出系统制造商和销售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优化加网技术的好处在于为印刷企业带来更加生动的印刷品、更加清晰的细节、没有龟纹以及工艺过程的稳定性,而那些忽视这一技术的企业就错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控制工具。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数字加网技术的发展过程。它是从模拟网点形成时使用的玻璃和接触网屏加网过程缓慢进化而来的。从胶印技术的初期,印刷工艺专家就一直在对网点形状、角度和加网线数进行试验,希望能够优化印刷品的效果和对工艺过程进行控制。数字加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物理方式形成网点的可能方法,使得工艺上的约束也不再成为问题。 当dtp(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publishing)出现后,早期的PostScriptRip可以实现四色和多色数字加网,但质量低于模拟加网和专用高档彩色系统的数字加网。经验丰富的印前操作人员可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对“加网”进行的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后来在优化网点构成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比PostScriptLevel1提供了更多的加网角度选择。同时印前设备制造商开始对PostScriptRip重视起来,并将他们丰富的加网知识应用到桌面出版系统中来。 真正的革命是采用FM或随机加网的方式,尽管它并不是一个新想法。在20世纪80年代,它就已经应用于对网点质量要求不高的数字印刷工艺中,它并不是用不同大小的网点来模拟不同的连续阶调,而是采用相同大小、相对较小的网点之间的间隔来再现阶调。FM/随机加网正好是在加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推出的,受到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并给予过多的期望。从那时起,传统的加网方式就被命名为AM(调幅)加网,以将其与FM加网区分开来。 同AM相比,FM的优势在于更加清晰的效果,因为极小的网点可以产生更多的色调;确保在色彩和图案之间不会产生龟纹,从而使印刷过程更加稳定。然而,在将FM加网应用到更广泛的非专门用途的应用上之前,它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面临的不利条件有:在计算机直接制胶片(computertofilm,简称ctf)环境下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没有印版的曝光范围;在灰色中间调和平网区域内会产生颗粒图案;而且很难在印刷机上通过采用油墨厚度变化的方法来补偿色差。早期采用这种方法的操作人员很少能坚持下去一直使用。 在过去的十年间,一小部分印前和印刷企业已经开始很默契地配合使用FM加网技术,生产出较高质量的印刷品。那些带有如纺织品图像、发言者的瞳孔和建筑设计等较容易出现龟纹对象的艺术书籍和高光泽目录产品,都从FM加网技术中受益,成为他们乐于使用的一种技术。 由于ctp技术使工艺过程得以简化,因此它在FM加网技术复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胶片以外,灰尘和套准问题,都成为妨碍FM技术发展的一些因素。采用ctp技术后,无须过多考虑胶片边缘(厚度)或灰尘颗粒,因此较小的FM网点(胶印中通常在12到30微米,柔印和报纸印刷中达到70微米)就可以直接在印版上形成。[1] [2] [3] 下一页 [FS:PAGE]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