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印刷品,它在国家的经济、国防、文化、教育各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数字制图技术与电子出版技术的结合,使得地图出版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图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传统的地图制图与出版作业手段已经被数字化的地图生产模式所取代。 一、地图印刷的特点 地图的出版印刷与其他印刷品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1. 印刷幅面大 地图的幅面大小不能人为的任意分割,或者是按规范规定,或者是在地图编绘设计中由设计者规定。例如:按照规范规定,地形图要按经纬度来分幅,图廓尺寸约为60×44cm,其中还要包括有图廓外的整饰,因此地形图的印刷尺寸就达到了75×54cm左右。如果是挂图,则图幅的幅面会更大:有的要用几张、十几张纸拼接而成,如1:250万的《中国全图》就是由9张全开纸拼接而成的,这是其它印刷品所没有的特点。 2. 复制精度要求高 地图在应用中,有时要在地形图或其它地图上通过量算来获取数据,因此在复制中和复制后的地图其图廓尺寸必须要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线条、符号必须符合规范图例或者设计规定;必须保证相邻两幅图之间的地图内容能够正确的拼接。总之,不能因为印刷复制而影响到地图的几何精度。 3. 以单色原稿印制成彩色地图 绝大部分提供给出版印刷的地图,均是单色原稿,在印制过程中,要求工作者参照所提供的单色原稿,制版印刷成彩色地图,因此,给印刷制版的各工序增添了许多困难。 4. 印刷用色多 地图虽有单色的,但使用不方便,现在大多数都印成彩色的。1964年以前,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定是用黑、棕、深蓝、中蓝、浅蓝、桔红、土黄、绿等8种颜色印刷;1964年以后规定用黑、棕、蓝、绿等4种颜色印刷。国家标准规定1:50万地形图用6色印刷;1:100万地形图用9色印刷,航空图则用14色印刷。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质图、矿产图等用色都较多,1975年版1:500万《亚洲地质图》用色多达40色。 现在的地图印刷一般都采用黄、品红、青、黑等4种油墨印刷,但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地图印刷中还必须要加入其它一些如:紫、棕等专用的印刷色。 5. 在印刷出版的各工序中必须能够及时地修补错漏 这是因为地图内容十分复杂,一点一线都代表一定的内容,因此在制版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个别错漏,这就需要能在底片或者印版上对地图及时地进行校正和修补。 二、传统的地图制图与出版工艺流程 由于平版印刷是用照相制版,便于改变比例尺,又能满足地图印刷的要求,所以传统的地图制图与出版完全是靠手工的平版印刷方法来完成,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传统的地图制图与出版的工艺流程中,从总体方案设计一直到地图的复制印刷,每一个步骤都是以物流的形式出现的,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人工的参与和操作。这样的制作过程,即费时又费事,十分繁琐。同时,由于这样的生产过程,使得无论是首次生产还是以后再版,其编辑修改工作都十分困难,产品的质量也会由于操作人员的因素,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待续)
相关资讯
-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