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印刷生产的数字化流程及集成化(三)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实施  可以看出: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前面提到过的图文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两大部分。图文信息流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控制信息流则解决“如何做”、“做成什么样”的问题。关键的是:这两类信息都是数字化的,可以由计算机存贮记录、处理和传递的。  我们通过图1说明非集成化的数字化工作与完整的数字化流程的差别。  如图1所示,客户提供图文原稿、版式和制作要求。印刷单位接收到这些非数字化的信息后,就进行文字输入/排版、图像扫描输入/处理和图形的印前处理和制作。按照客户的要求,将数字化的形成多个页面的信息以后,将多页面组成印刷整版,随后借助打印功能生成版面描述的PostSript或PDF信息,经过RIP处理,将整页分色图文记录输出到软片或印版上。当客户同意正式付印以后,开始批量印刷。  进行批量印刷时,操作人员依赖经验来调节控制印刷机各墨区的油墨量;如果希望在印刷之前得到印刷机墨区调节的基础数据,就必须在印刷前用专门的装置扫描印版,获得各个油墨控制区的墨量统计信息,以便在印刷机上获得正确的油墨量控制。印刷完毕,经过折页、裁切、装订等步骤,获得印刷成品。  在这个非集成化的数字化印前流程中,虽然图文信息是数字化的,而且在印刷机上的油墨控制也可以是一定程度数字化的,但生产控制信息依然是零散的,非整体化的。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的联系不十分紧密。  同一印刷任务,在集成化数字流程下的运行状况如图2所示。  客户提供图文原稿、版式、制作要求,印刷单位接受到此任务以后,根据印刷产品的基本特点和客户要求,确定适宜的复制工艺路线、分派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  印前处理阶段的进行与前面所述大致相同,整版拼大版后,有关印刷品折手、裁切、装订、套准规矩线等的信息已经确定下来了。RIP处理以后,得到了每张印版的记录信息。此信息可有两个方面的用途:首先是用于胶片或印版记录,其次就是可以用此数据统计印刷机各油墨区的控墨基础数据。由此获得墨量控制数据信息就省去了印版扫描的步骤。  印版制作完毕,在正式开始印刷之前的印刷机调机阶段,可以利用印前阶段已经产生的套准规矩线位置数据进行多色套印调节;同时可以已经获得的墨量调节数据,进行印刷机各墨区的墨量调节,而不必反复进行测试印刷,使印刷机快速进入正式印刷状态,既节约了材料又缩短了耗费的时间。  印刷完毕后,在进行裁切、折页、配贴等印后加工之前,可以调用印前阶段已经产生的折手、裁切等信息,进行折页机、裁切机、装订机的预调,使各种设备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印后加工生产,最终获得印刷成品。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在集成化数字工作流程中,印刷、印后所需要的多种设备控制、预调状态信息在印前阶段已经获得了。只要这些信息准确无误,而且可以顺畅地传递到印刷、印后设备上,就能使这些设备迅速进入某一产品的正常工作状态。这在整体上节约了调节时间,减少和避免操作事物,有利于印刷产品质量的提高。正是这些数字化的控制信息,将印前、印刷和印后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   (待续)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