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数码相机电子成像技术及对印前领域的影响(三)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三、蜂窝状像素排列     富士公司在其Super CCD成像芯片上采用了八角形像素,按蜂窝状排列的方式。与常见的行列对齐的方式不同,这种方式是相邻行错开、隔行像素对齐的排列,相当于将常见排列方式的像素转动45°排列(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在感光单元排列、间距、面积完全不变的情况下,转动45°排列后,横向、纵向和对角线方向上,像素间距RH、RV、RD都降低了,分辨率相应提高。而且,横/纵方向上的分辨率高于对角线方向。据富士公司称,对图像的频谱分析表明,频谱能量更多地集中在横/纵方向上,因而,横纵方向上的分辨率高对图像信息的再现有益。      此外,这种排列方式可以简化像素信号的传送电路,特别是,绿色像素恰好排成行(或列),这样就可以把电路增大,提高其感光灵敏度和信噪比,使图像质量得以提升(见图5c);或者进一步拉近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分辨率增加。将感光单元制作成八角形也对增大感光单元的面积有利(见图5d)。四、SR像素技术      富士公司的SR像素技术源于对银盐感光层的模拟。银盐感光材料的感光层可以有不同的银盐颗粒尺寸,细颗粒感光度低,而粗颗粒感光度高,将两者结合起来分别涂布,就可以表现更丰富的影调层次。如图6a所示,在原来1个感光单元的范围内,制作两个面积不同的子单元,小面积的感光单元称为R单元;而大面积的感光单元称为S单元。      感光单元接收到的光量与其面积成正比,因而,两个感光单元获得的光量不同。大面积的感光单元形成图像信号的主体,能够获得暗调、中间调和亮调部分的大部分影调层次,特别对图像的暗调层次,它能够借助灵敏度高的优势较好地再现。但在很明亮的高光部分,大面积的感光单元却容易出现曝光过度的现象,使高光层次损失。小面积感光单元的感光灵敏度低,只有图像高光层次能够获得正确的曝光,这恰好可以弥补大面积感光单元的缺陷。将大、小两种感光单元的信号结合起来,就能够更完美地获取影调层次,扩展数码相机获取图像的影调动态范围(图6b)。      1. 补色滤色法和原色滤色法      在数码相机的颜色分解中,曾经采用过“补色滤色片”,目前常用的是“原色滤色片”。Sony公司最新推出的“四色滤色片”技术引起人们的关注。     补色滤色片分色体系是以青、品红、黄为主,附加绿滤色片。拍摄彩色影像时,获得青、品红、黄、绿4个信号。根据色光加色法原理,青色=蓝色+绿色;品红色=红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由此,可以通过:青信号-绿信号=蓝信号;黄信号-绿信号=红信号;获得红、蓝信号,附加原有的绿信号,即可得到RGB图像。      由于青、品红、黄3种光线的每一种都包含两种原色光,所以,对感光电子元件而言,容易获得较强的电子信号,感光灵敏度也较高。但是,补色青、品红、黄再现的颜色范围(色域)小于红、绿、蓝所涵盖的范围,故对彩色图像的再现有影响。      与补色滤色片相反,红绿蓝三原色的色域大于补色,即:有些补色体系无法还原的色彩可以在原色体系下再现出来。但其每种原色只有一种原色光线成分,因此对感光电子元件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提出了较高要求。(待续)

相关资讯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   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

    2025/3/27 8:04:12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