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分析(上)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网印油墨的成分     典型的网印油墨是一种稀松的浆状物并有良好的触变性(当油墨处于静止时,其流动性差,一旦受外力作用,该墨流动性陡增)。这一特性,使油墨在刮印时,能顺利通过印版网孔,并在承印物上迅速流平,形成需要的图像。这样,墨膜既不会在干燥后残留丝网的痕迹,又不至于使印出的图像外溢而扩大。      网印UV油墨要满足上述要求,活性单体的黏度要小,撤黏能力要强,而且它在油墨中的用量尽可能大些。因网印墨膜厚度大,着色剂的用量可以减至最低限度。即使其用量降至5%左右,油墨仍然可获得相对不透明的色调。其典型配方如下。 网印UV油墨 反应性齐聚物 35~60(wt%) 活性单体 15~50 光引发剂 3~7 着色剂 10~30 添加剂 1~5 合计 100     上述配方中的反应性齐聚物,通常以环氧双丙烯酸酯为主,如附着力欠佳时,可与聚酯双丙烯酸酯或聚氨酯双丙烯酸酯混用。应用中,常常选用的活性单体有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网印UV油墨的光引发剂,往往选用二种以上的混合体,如二苯甲酮、硫杂蒽酮和安息香醚类等。为增进光引发效果,还常配以有机胺作活化剂。     网印油墨的性质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造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地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调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刑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也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相互吸引,阻碍颗粒的自由活动,油墨就变稠、变粘。然而,这种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木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3.屈服值。     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丝印墨层较厚,故屈服值不能太小。丝印油墨根据不同要求,屈服值可由1000dyn/c㎡到3000dyn/c㎡,印刷精细线画时,屈服值宜取高值。     4.流动度。    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即: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    油墨的流动度可以看作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平整面上自然流动的程度。油墨的流动度可以衡量油墨的稀稠。在丝印油墨中其流动度一般控制在30~50mm。测量方法是取一毫升油墨,在250克的压力经15分钟后,测量其直径即可。    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易扩大,使间隙小的细线条分辩不清以至合并;流动度小,印迹中线条易断线缺墨,印刷也困难。    5.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变形后,能完全或部分保持其变形的性质。    丝印油墨是介于流体和半固体之间的浓调悬浮胶体,所以它既有流动性,也有可塑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高,油墨就显得稠,可塑性就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低,油墨就稀薄,可塑性就小。丝印油墨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以保持印刷的精度,否则印刷的线条极易扩大。     6.表面张力。    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面上的稳定性。这种关系,在光面材料,特别是塑料表面上印刷时,显得更为突出。例如,当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较多时,印迹会收缩,甚至出现鱼眼状的小孔;若承印面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网版的表面张力又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时,印刷会出现堵网现象。这些情况,可借添加表面活性剂、微晶石蜡、硅化物等加以调整,使油墨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承印面的表两张力,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7.细度。    细度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及其它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及其这些颗粒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的指标。可用细度计把适当调稀后的油墨从细度计凹槽的最深处刮到平处,立即对光倾斜15现察。看油墨中颗粒至少15个在某一刻度范围内,其值即为该油墨的细度。    丝印油墨的细度一般在15~45微米之间。细度太粗,在印刷中会产生糊版,印不出图案。如丝网较粗,细度也可相应加粗。一般最粗的颗粒应低于网孔面积的四分之一。    油墨的细度与固体粉末的细度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粉末的基本颗粒尺寸,它是很小的,见表3-12。其中一般颜料的基本颗粒尺寸小于lμm,实际上颜料是以若干基本颗粒粘连在一起的聚集状态(尺寸可达50μm)加入到油墨连结料中的,经研磨,聚集体分散开,分散得愈好,油墨颗粒(细度)愈小。一般油墨的细度为5μm左右,特细的可达1~2μm。细度会影响到墨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表3-12 几类颜料的颗粒尺寸 颜料名称 颗粒尺寸(μm) 一般颜料 <0.1 二氧化钛 0.25 炭黑 0.01~0.1 荧光颜料 1.2~50.0 金、银粉 厚:0.1~2.0直径:1~200 彩箔颜料 >200 8.粘弹性。     粘弹性是指油墨受利板压力后被剪切断裂,丝网版弹起,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和承印物粘接,和丝网脱离,出现迅速缩回的现象,是典型的油墨粘弹性现象。    油墨的粘弹性,对丝印影响较大的是出现拉丝现象。拉丝现象就是当刮墨板刮过,网版弹起瞬间,在网版与承印物之间出现很多油墨细丝。这是丝印中最忌的现象,不仅易使印刷品和网版粘脏,甚至会使印刷无法进行。     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墨丝长;反之则短。为此常加减粘剂或降低树脂的分子量等来降低油墨粘度,改善油墨粘弹性,减少拉丝现象。    拉丝现象还与作用力的时间有关。同一油墨,若分离速度很快呈弹性分裂,则墨丝短;分离速度很慢,则油墨像纯液体一样完全流下,不成丝。

相关资讯

  • 要想印版质量好,三种时间把控不得马虎!

    为了完成品质好的印版,需要把控好曝光时间、洗版时间和干燥时间。面对不同的印刷版,则有不同的时间把控,怎样把控好这三种时间呢?需要通过测试版来测试。  背曝光时间的确定  背曝光时间,要根据所需版基的厚度来确定,如下图,如果需要的厚度是C,那么对应背曝光…

    2025/4/11 7:45:05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