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丝网印刷

丝印底版照相制版工艺(十)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下面将各分色底片与所用滤色片色相的关系说明如下:  黄阴片——用蓝紫滤色片。蓝紫滤色片透过蓝紫光,吸收红色光与绿色光(相加为黄色光)。原稿的黄色部分在感光片上不感光,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黄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片版上不透明的部分即是原稿上的黄色部分。  品红阴片——用绿滤色片。绿滤色片透过绿光,吸收红光与蓝紫光(相加为品红光)。原稿的品红色部分在感光片上不感光,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品红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片不透明的部分,即是原稿上的品红色部分。  青阴片——用红滤色片。红滤色片透过红光,吸收绿光与蓝紫光(相加为青光)。原稿的青色部分在感光片上不感光,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青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版上的不透明部分,即是原稿上的青色部分。  黑阴片——滤色片固定。可用红、绿两种或红、绿、蓝三种滤色片,也可用黄滤色片或不用绿滤色片,应视原稿情况而定。其主要目的是使原稿上的各种色彩,通过多种滤色睡,在感光片上获得足够的密度,原稿的黑色部分在底片是透明的,这就是黑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版上的不透明部分,即原稿上的黑色部分。  黑版的作用主要是加强画面扳差和暗调层次。从理论上讲,黄、品红、青色料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反映出各种色彩(包括黑色),但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用三原色印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且浪费色墨,所以分色时还要补充拍摄黑版分色阴图。  在复制国画时,因国画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怕以黑版尤为重要。  另外,使用黑版印制画面上的黑色文字等要比用三原色叠印方便得多,且质量好。  ③加网分色制版工艺。分色是在原稿的彩色中分解出各个原色。因此要用原色的补色分色,黄色的补色是蓝紫色色,品红的补色是绿色,青色的补色是红色。如果把绿滤色镜装在镜头上摄制原稿的话,从原稿反射出的光线中只有绿色光线才能通过,其他的光线都被滤色镜阻挡了,因此摄得负片的密度就表示了绿色光的分布量,翻制成正片密度表示了作为补色品红色的密度。同样,用蓝紫绿色镜摄制的负片翻成正片呈现出青色密度。  将这些颜色重合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时,其色度往往变弱,特别是黑的部分显现不完全,因此要增加辅助黑版。制作黑版可使用黄滤色片,但这不是把某种颜色分出来,而是为减弱其整体的色调。制作黑版除用黄滤色以外,还可用前面所说的三种滤色片重叠在一起的曝光法或用特定的颜色的滤片外,制作黑版是比较困难的(见图2-81)。  加网分色工艺,有间接加网分色与直接加网分色之区别。  间接加网分色的修版机会很多,效果容易控制,但是操作复杂,层次损失严重,故现已很少使用。其工艺过程大致如下:  连续调彩色原稿→分色(阴片)→修版→加网拍摄(网目调底版)  直接加网分色的工艺过程如图2-82所示,是一种在分色的同时完成加网的照相制版方法。这种工艺方法工序简单、制版时间短、复制图像清晰度高,但其所得的只是网目调负片,仍需制作正片才能用于丝网晒版。  ④电子分色制版简介。电子分色是在电子扫描分色机上进行的。电子扫描分色机采用扫描方式,用一个直径数微米的扫描光点,对贴在分析滚筒上的原稿进行逐点扫描,把原稿分解成许多微小的象素,根据每个像素透过的或反射的亮度等光信息,借助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的电信息,再输入到电子计算机内,利用模拟计算机对扫描像素的颜色、层次依次进行校正,并进行黑版计算、底色去除、细微层次强调、办片密度定标等运算,实现制版工序中一切必要的工艺处理,再通过比例计算机完成对原稿尺寸的缩放的要求,最后再将电子信号通过电光转换,变成与原稿扫描点相对应的,而又经过校正的光信号在记录软片上曝光,得到相应的分色软片。  电子分色机是一种光、机、电综合的精密制版设备。其型号很多,结构和功能也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大致相同。可分为机械传动系统(包括滚筒、电机等),光学系统(包括光源、滤色片、反射透射镜、辉光管及导光管等)和电子电路控制系统(包括电子计算机电路和操作控制台等)三个主要部分。

相关资讯

  • 要想印版质量好,三种时间把控不得马虎!

    为了完成品质好的印版,需要把控好曝光时间、洗版时间和干燥时间。面对不同的印刷版,则有不同的时间把控,怎样把控好这三种时间呢?需要通过测试版来测试。  背曝光时间的确定  背曝光时间,要根据所需版基的厚度来确定,如下图,如果需要的厚度是C,那么对应背曝光…

    2025/4/11 7:45:05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