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丝网印刷

烫印技术--烫印材料种类(五)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3.色片烫印材料。     色片是一种在玻璃等平面光滑物体上,沉积一层颜料和粘合材料等混合涂料层,经干燥后剥离于纸上包装好的烫印材料。    色片的生产有近60年的历史,均是手工操作。色片专用于烫印精装书封壳。在没有色箔以胶都是用这种材料烫印各种带有颜色的印迹的。色片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易加工,颜色鲜艳,烫迹厚实饱满、色质纯正,但色片无支撑体,易破碎不易保存。使用色片烫印图文有很好的效果,一些设计有多色的高档书籍,都采用色片进行烫印。其主要原因就是颜色反映真实,遇光后不易反射、易查阅。    (1)色片的制作。色片的制作均是手工进行,分为三个工序。    ①选择涂料沉积板。制作色片首先要选择和准备一块面积相当的(一般为400mm×200mm或600mm×300mm)玻璃等平面光滑的板材,并要检查有无砂眼气泡等,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待用。涂布板的表面不能有尘土和纤维毛等脏物。    ②调配色粘料。色片的色粘料的主要原料有:颜色——包括各种所需用的有光色料、无光色料,主要作用是呈现颜色;粘合剂——树脂胶、虫胶或松香胶等,主要作用是粘结颜色和与被烫物的微弱连结;填料——钛白粉(酌用);溶剂——工业酒精蜡液(可用可不用),主要作用是使色片干燥后易与板材分离剥下。    将各种粘料配制好、调制均匀待用。色粘料的稀释要适当,不可过稠,过稠浪费原料,提高成本,且不易加工;也不可过稀,过稀会使色层变薄,反映不出颜色本身的色相。颜料与胶粘料比例要适当,胶粘料成分过多易变色,不易剥离,过少色片干燥后易破碎,且不好烫印。其稀稠的程度应以既能烫印牢固,又不易剥离、不破碎为宜。    ③沉积涂布色粘料。将板材和色粘料等准备妥当后,就可进行色片的沉积涂布加工。涂布前可在板材上先涂布一层蜡液使其更易分离(不涂蜡液也可分离,但效果不如涂蜡好)。涂布一般均用手操作,方法是:    a.将清洗干净的板材(涂蜡或不涂蜡),放置在平面的工作台上,再将调好的色粘料,均匀地倒或涂在板材上,进行均匀的沉积和涂布。    b.沉积的色粘料与板材的面积、涂布的厚度相适应,一般厚度大致在0.3mm左右。    c.涂布沉积后仍平放干燥,完全干燥后剥下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纸张上,每剥一张色片垫一层纸(垫纸的幅面与色片规格相同),完成色片的制作加工。    (2)色片的包装。色片制成后,由于无支撑体易破碎,因此包装时要用扁形纸盒贮放,每一盒有规定的数量(盒的规格比色片略大10-20mm),再进行成箱的大包装。在每一扁盒和每一大包装纸箱的表面标清颜色和加工日期等,以方便使用者选择。    (3)色片烫印。色片的颜色繁多,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制作和选用。但因制造工艺、用料批量等的不同,成品质量及色泽各有差异。色片主要用于书封壳的烫印,直接影响外观质量,因此在烫印时一定要掌握好色片的性能等。色片不同于色箔和电化铝箔,它没有支撑体,是片块状,不能作自动连续的烫印操作。烫印加工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所烫面积大小,将色片裁切成适当规格,并要轻拿轻放避免色片破碎。    ②烫印时将裁好的色片放在应烫印迹表面进行压烫,烫后将多余的色片修掉,使印迹清晰干净。    ③在压力、时间、温度都正常的情况下,如烫印不上时,则应加助粘料,以克服因色片粘结力差而烫不上或烫不牢的缺陷。    ④色片烫后印迹应色泽鲜艳、色质好、牢固,无糊版、发花等质量问题。    ⑤烫印温度请参见表2-6,其烫印压力应比烫印电化铝和色箔稍大些。 4.金属箔烫印材料。 金属箔即用金属延展或用金属粉末制成的薄金属片。用金属箔装帧图书,在我国已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了,15世纪末就曾流行用赤金箔装饰书籍,后来采用金属箔烫印封面的越来越多。    金属箔的种类有赤金箔、银箔、铜箔和铝箔几种,其中赤金箔使用较多,使用时间也最长,到现在有一些有价值的贵重书籍仍用赤金箔烫印,而一般书刊本册的金色均用电化铝代替了。    (1)赤金箔及其烫印加工。赤金箔是用纯金和填料延展成的极薄的箔片烫印材料。赤金外表十分华丽、质地柔软、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氧化而失去光泽,而且延展性能是金属中最好的一种,烫印所用的赤金箔其延展的厚度仅有1μm左右。金箔是采用敲打、辊压方法制成的。其包装方法是一层金箔一张毛边纸,然后装入硬纸盒内,再进行大包装。    采用赤金箔进行烫印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烫印赤金箔方法如下:    ①先将赤金箔连同垫纸一起,根据所烫印迹的面积大小,裁切成适当尺寸,放入纸盒内待用。    ②铺金操作。金箔薄而轻,一遇气流(较大的呼吸、说话可能使金箔造成浪费)金箔就会卷曲成团无法铺在版上而流费掉,因此铺金要特别小心注意。    铺金的操作顺序是:a.先将上烫版加热到一定温度,版面朝上;b.再将涂好助粘料的的书封壳放置在规矩内;c.赤金箔铺在上烫版上面,铺金时左手夹住一团棉花球,右手拿医用镊子轻轻地将金箔上面的毛边纸掀开扔掉,再将下面的金箔连同金箔下的一张纸一起夹住,准确地铺在烫版上;d.铺上金箔后用左手的棉团将金箔压实,使其牢贴在烫版上,完成铺金操作。    ③烫金的烫版均为活动式,即烫版可以抽拉、翻个。操作时将铺好金箔的上烫版翻个,版面朝下,放入烫金机的上版槽内,经压烫后,使金箔贴烫在预先放好的书壳封面上,完成烫印赤金箔的操作加工。烫赤金箔的时间与温度参见表2-6。    ④烫后再将书壳上多余的赤金箔清理干净,清理时可用竹板或纱布等轻擦印迹周围,使其印迹清晰干净,但不可将印迹擦坏。    烫赤金操作主要关键是铺金箔,铺的好省金、效率高;铺不好效率低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铺金操作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铺金箔时,镊子掀金箔要准确,掀起镊住的金箔要随气流平整准确地铺在所烫位置上,尽量避免途中卷曲,如出现金箔缺损或中途断、皱损坏,不能铺满印迹时,要及时重补一张防止漏补漏烫。二是铺在烫版上的金箔要及时用棉团轻轻按牢按实,以免翻版时金箔脱落,造成浪费。三是由于铺金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金箔卷曲、破皱损坏不能烫印时,应及时将其存放在纸盒内,金箔是一种贵重金属,不可乱扔造成浪费。    用赤金箔烫印的封面,可以长期保存,但与封面材料要匹配。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遇有高档有保存价值的书籍仍选用赤金箔作为烫印材料。    (2)纯银箔及其烫印加工。纯银箔是以纯白银经延展成箔的烫印材料。白银质软延展性仅次于赤金,因此纯银箔比赤金箔略厚。白银外表华丽、化学性能较稳定、宜长久保存,但价格比金便宜得多,也是一种贵重材料。在没有电化铝箔以前,银色的印迹都是用白银制箔烫印的。    银箔的加工、包装、烫印加工与赤金箔基本相同,但银箔较厚,烫印时较赤金箔方便省事。银箔的使用历史也很长,使用数量却很少,因为一般有保存价值的书籍的装饰均以用金为主、用银为铺。    (3)铜箔及其烫印加工。在用树脂或蜡类物质浸润过的透明纸基上,经涂料、涂铜粉制成的薄片称铜箔。铜箔制成后表面呈金黄色,很像黄金,故又称假金箔或假金片。铜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成暗褐色,烫印后的图文不耐久。铜箔比金、银箔都厚,厚度一般为0.3mm左右。烫印铜箔时,因铜箔的铜粉是涂撒在纸基的树脂胶(或虫胶)层上被粘结的,粘不牢时会脱离散掉,有时还会出现烫后脱落掉粉等现象。    在没有电化铝箔以前,烫印金色除使用金箔外就是使用铜箔的。    (4)铝箔及其烫印加工。铝箔是用金属铝直接压延成薄片的一种烫印材料。在没有电化铝箔以前,除用白银烫印银色外,均有银白色的光泽,如果将铝压延后的薄片,用硅酸纳等物质裱糊在胶版纸上,制成铝箔片,还可在上面印刷油墨,作为各种高级包装纸使用。铝箔本身易氧化颜色变暗,磨擦触摸都会掉色,因此不宜用在长久保存的书刊封面上。铝箔的烫印加工方法和要求与铜箔基本相同。

相关资讯

  • 要想印版质量好,三种时间把控不得马虎!

    为了完成品质好的印版,需要把控好曝光时间、洗版时间和干燥时间。面对不同的印刷版,则有不同的时间把控,怎样把控好这三种时间呢?需要通过测试版来测试。  背曝光时间的确定  背曝光时间,要根据所需版基的厚度来确定,如下图,如果需要的厚度是C,那么对应背曝光…

    2025/4/11 7:45:05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