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丝网印刷

 浅谈钢桶丝网印刷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近年来,随着包装业的飞速发展,用户对金属包装容器钢桶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为此,钢桶包装企业在钢桶的制造和涂装等方面也开始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求提高产品质量。钢桶表面除了涂装油漆外,现在用户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在钢桶表面又增加了广告宣传。而传统的生产工艺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所以,美观、大方、制版方便、价格便宜,印刷方式多样、灵活、技术易于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很快就在钢桶企业得到了应用,而且已成为钢桶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由于大多数钢桶企业都缺乏丝网印刷方面的技术,所以在生产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下列针对常见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探究。            一、钢桶印刷时容易封版(堵网)                            封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过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钢桶上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将会影响钢桶丝网印刷的质量,因为文字和图案会出现残缺不全,以致于无法辨认。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㈠、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影响                            丝网印刷时对印刷的生产现场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如果生产现场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另外,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堵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堵版。而大部分钢桶生产企业,采用丝网印刷时,其工作场地都是露天,其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都要受到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自然气候干燥,油墨中的溶剂就挥发的快,封版现象易于发生,所以,操作时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            ㈡、丝网版本身的影响                            制好的丝网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可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进行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封版。            ㈢、印刷时压力的原因                            钢桶的丝网印刷,有时由于批量较小,换版频繁,所以一般均采用手工印刷。而手工印刷时,主要是靠操作者手臂来调整压印力。如果压印力小,印版就接触不到钢桶表面而无法实施印刷。压印力过大,则会使刮板弯曲变形,刮板与丝网和钢桶的接触就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封版。            ㈣、丝网版与钢桶之间的间隙不当                            丝网版与钢桶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版不能脱离钢桶,而粘接在钢桶上,丝网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量的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封版。            ㈤、油墨的影响                            丝网印刷时对油墨要求不高,它可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如油性、水性、合成树脂型、粉体等各种油墨均可使用。所以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粒度大小不均。当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封版现象。另外,所选用的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影响之一。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封版,可以通过选用质量较好、颗粒度小,细腻的油墨来解决。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过快,也容易造成封版。而要在钢桶表面上印刷图文,其要求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干燥要快。所以给钢桶刮印图文时,最好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而为了不使油墨封版,在印刷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溶剂来控制干燥速度。在选用油墨时要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冬季使用快干性油墨;在夏季则应在油墨中添加迟干剂,如果使用迟干剂还发生封版现象,就必须更换其它类型油墨。                            在钢桶印刷图文过程中,油墨粘度不能太高,因为粘度太高,油墨的流动性差,容易造成封版,而钢桶上的图文,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小,丝网版上的油墨消耗量也就相应的少,如果油墨一次性配制过多,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粘度增高,也容易发生封网现象,所以每次配制油墨应适量。                            发生封网故障后,要根据丝网版上油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擦洗。擦洗的要领是先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使用。应当注意,丝网版不能多次产生封版现象,因为版膜每擦洗一次,就变薄一些,如擦拭中造成版膜重大缺损,则只好换新版进行印刷。            二、钢桶上油墨的附着力差                            钢桶表面印刷图文时,一般都是钢桶已经涂装完油漆,由于钢桶表面已附有油漆,甚至有一定的尘埃和油污,这些都会造成油墨与钢桶粘结不良;另外油墨本身的附着力差也将直接导致钢桶表面图文的附着力差。如果用户在图文附着力方面有特殊要求,最好更换附着力强的油墨进行印刷。而稀释剂选用不当也会出现油墨薄膜附着力差的现象。所以在选择钢桶油墨稀释溶剂时,一定要考虑油墨的性质,以免出现油墨与钢桶粘结不牢。            三、钢桶印刷后图文边缘不整齐,有毛刺和残缺现象                            钢桶印刷后,经常会出现图文边缘有锯齿状毛刺,包括残缺或断线。产生这类问题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丝网版本身质量造成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丝网上涂的感光胶质量较差,分辩力不高,致使精细线条出现断线或残缺。             2、制版时曝光时间不足或曝光时间过长,显影不充分,丝网印刷图文边缘就不整齐,会出现锯齿状。好的丝网版,图文的边缘应该是光滑整齐的。              3、丝网版 表面不平整,进行印刷时,丝网版与钢桶之间仍存有间隙,由于油墨悬空渗透,造成印刷墨迹边缘出现毛刺。            4、印刷过程中,由于版膜接触溶剂后发生膨胀,且经纬向膨胀程度不同,使得版膜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印刷时丝网版与钢桶接触面局部出现间隙,油墨悬空渗透,墨膜就会出现毛刺。                 为了防止锯齿状毛刺的出现,在制作丝网版及使用丝网版时,应做到:            1、制版时,应尽可能的选择目数较高的丝网。             2、制版时,应尽可能的选用质量好,分辨力高的感光材料。             3、给丝网版涂布胶时,一定要注意胶膜的厚度,如果胶膜厚度薄,膨胀变形就大。             4、尽量采用斜交绷网法绷网,一般情况下,角度以22 .5°为最佳。             5、如果印刷图文线条精细,应尽量采用间接制版法制版,因为间接法制版一般不会出现毛刺。             6、在制版和印刷过程中,尽量控制温度膨胀因素,使用膨胀系数小的感光材料。             7、提高制版质量,保证丝网版表面平整光滑,网版线条的边缘要整齐。             8、应用喷水枪喷洗丝网版,以提高显影效果。             9、网版与钢桶之间的距离,刮板角度以及印压力要适当。             四、钢桶表面图文的油墨厚度不均                            印制在钢桶表面上的图文墨膜厚度不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油墨而言,主要是油墨调配不当,或者是正常调配的油墨中混入墨皮,印刷时,由于溶剂的作用发生膨胀、软化,而将透墨网孔堵塞,使油墨无法通过。                            为了预防这种故障,调配后的油墨(特别是上次调配好没有用完的油墨),使用前一定要用网过滤一次再使用。每次印刷完毕,必须将印刷版用稀释剂洗涤干净,晾干后方可入库保存。保管丝网印版时,一定要注意防尘、防潮及硬、尖物体的碰撞和划伤。                            在丝网印刷中,刮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填墨、匀墨、刮墨和压印。所以刮板在给钢桶刮印图文时,在压印力的作用下,不仅能使油墨通过丝网版漏印到钢桶上,使油墨充分地填入网版的网孔内,而且在压印力的作用下,刮板将油墨挤压,从印版的一端刮到另一端。然而,由于用力的不均匀或刮板前端的刃口有损伤,在刮印过程中,会出现墨层薄厚不均或沿刮板的运动方向出现一条条痕迹。所以,必须很好地保护刮板前端的刃口,使之不发生损伤。如果有损伤,就要用研磨机或平面磨床进行修磨。            五、钢桶上的图文尺寸扩大                            丝网印刷后,有时会出现钢桶上图文尺寸扩大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粘度比较低以及流动性过大;另外丝网版在制作时尺寸扩大,也是引起印后图文尺寸扩大的因素之一。                            为了避免油墨流动性过大而造成印刷后油墨向四周流溢,致使印刷后图文尺寸变大,可在流动性过大的油墨中添加一定量的增稠剂,以降低油墨的流动性,还可以使用快干性油墨,加快油墨在印刷后的干燥速度,减少油墨的流动。在制作丝网版式时,要严格保证丝网版的质量。            六、钢桶印刷后图文表面油墨产生龟裂和分裂                            钢桶印刷后,图文的龟裂现象主要是由于溶剂的作用和温度变化较大引起的。另外,在用刮板给钢桶上刮印图文时,如果刮板压力不足,油墨粘性大而流动不畅,会使印刷墨层不实,出现白点现象;如果刮板压力过大,流动性大且粘性低时,油墨就会渗透到版的边缘和钢桶之间,容易发生油墨向内迂回。在刮板压力下,油墨向钢桶表面转移时,在离版的一瞬间,油墨在钢桶与丝网版之间拉开,分成转移到钢桶表面上和粘附在丝网版上两部分,这时就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            1、油墨填充到丝网版的空隙中。             2、油墨受到刮板的压力,处于收缩状态。             3、离版时,在丝网与钢桶之间被急拖拉的油墨。                             油墨被拉断后,粘弹性又恢复到原状,这种分裂现象取决于粘弹性、离版速度、油墨与丝网版之间的界面张力,以及钢桶对油墨的吸收性等。分裂现象是研究油墨墨层形成状态的重要因素。                            为了防止墨层龟裂和分裂现象的发生,在选用溶剂时,一定要考虑油墨的性质和钢桶表面涂装后的耐溶剂性,并注意印刷现场的温度和湿度,即可有效地防止墨膜的龟裂和分裂现象发生。            七、丝网版渗漏油墨                            钢桶表面上印刷图文时,切忌钢桶表面灰尘和油墨中混入灰尘。因为这些灰尘如果不处理,在印刷时,因刮板压力的作用会使版膜受损,以及制版时曝光不足而产生针孔等,这些因素都会使版膜产生漏墨现象。这时,可用胶带纸等从丝网版背面贴上做应急处理。这种操作若不十分迅速,就会使网版上面的油墨干燥,不得不用溶剂擦拭整个版面。擦拭版也是导致版剥离的因素,因此最好避免。另外,丝网版的油墨渗漏在油墨停留的部分经常发生因此在制版时最好加强这一部分。                            在用手工操作给钢桶印刷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油墨是否纯净,不能混入铁屑、铁刺和尘埃。另外检查钢桶表面是否光滑,切忌灰尘和铁刺存在。因为尖角容易刺破丝网版膜,从而产生漏墨现象。所以,在印刷前必须先对丝网版进行检查和补强。另外,要认真进行图文错误及版膜的针孔修正,对版的周围进行补强,所谓的补强就是丝网版的背面四周强行再粘上一些塑料胶带纸。尽量避免印刷中因版中因丝网版及油墨、刮板等故障而停止工作。            八、钢桶印刷后图文的滋墨和飞墨            ㈠、滋墨                滋墨是指钢桶表面图文部分和空档部分出现斑点状的印迹。这种现象损害了印刷效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印刷速度与油墨的干燥速度都过慢。             2、油墨的墨层过薄。             3、油墨的触变性太大。             4、印刷时,产生静电对其的影响。             5、油墨中颜料粒子的极性作用,粒子相互凝聚,出现色彩斑点印迹。                 怎样才能改善和消除滋墨现象的产生呢?一般情况下,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油墨的流动性;             2、使用快干型溶剂;             3、尽可能用粘度高的油墨印刷;             4、建议使用吸油量小的颜料做成的油墨;             5、尽量减少静电的影响。             ㈡飞墨            飞墨即油墨的拉丝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油墨研磨不匀;             2、印刷时刮板离版慢;             3、印刷图文周围的空档少;             4、产生静电,导致油墨拉丝;             5、刮板角度过小。             解决的办法是:            1、更换质量较好的油墨,在调配油墨时,一定要搅拌均匀;             2、在印刷时注意离版速度要快;             3、制版时应留有适当的空档;             4、经常检查并修磨刮板刃口。 (辛巧娟)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