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报业印务中心落成剪彩仪式 记者唐林/摄
8月
8日,是《昆明日报》复刊22周年的喜庆日子。上午10时,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位于西山石咀的一厂房前金花四溅,礼炮齐鸣——昆明日报社印务中心建成投产。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昆明报纸印刷与全国先进水平接轨。其耗资3000多万元引进的上海高斯印刷机不仅实现了32版全彩套印,而且达到了高效提速,每小时印数可达4万份。
为突破印务能力的瓶颈,满足报业快速发展对印务增长的需求,昆明日报社投巨资建成了集照排、制版、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印务中心。8个塔的高斯机让《昆明日报》和《都市时报》实现了32版全彩套印,每小时印数可超过4万份,而印刷时间只有原来的一半。印前、印中所有生产环节均为数字调控,使我市平面媒体印刷实现了高科技、高效益、高品质、智能化,标志着昆明日报社的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设备启用后,《昆明日报》、《都市时报》可以在凌晨6点前全部印刷完毕,保证在8点左右送到订户手中。
昆明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孙学敏在落成仪式上致辞,他说:《昆明日报》复刊22 周年,《都市时报》创刊8周年,我们走过了坚定的22年,走过了奋斗的8年。然而,办报没有印刷厂,就像开餐厅没有厨房。22年来,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厨房”。两张报纸发行激增,《都市时报》已从创刊时的四开八版发展到四开60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印刷厂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尽管我们千方百计地解决,但问题仍然很多,报纸分散在新闻中心、明波、国防、福保4个点印刷,制约了报社的发展。为此,今年初,报社下定决心突破瓶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我们借、贷3000多万元,引进了上海高斯印刷机。今后我们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以小学生的态度,以徒弟的角色,向云南印刷界、新闻出版界的老大哥学习,奉献给读者一份精美的新闻大餐。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发代表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表示热烈的祝贺。他热情寄语,希望《昆明日报》、《都市时报》、彩龙中国网一如既往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现代新昆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也衷心希望昆明报业印务中心印制最精美的报纸。
云南18家州市报纸老总和印刷厂厂长,18家国内知名纸厂、印刷设备生产企业、油墨、PS版供应商,以及长期与昆明日报社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商家代表等300位贵宾出席庆典并现场参观了新设备报纸印刷流程。
主流声音
一切为了读者
仲夏八月,花团锦簇。满怀节日的喜悦,昆明日报迎来复刊22年暨昆明报业印务中心落成的日子。
22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昆明日报》将“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喉舌”的理念贯穿于办报始终。复刊22年来,我们的心与时代脉搏的节奏一起跳动,忠实记录了影响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热情讴歌了昆明人民在脚下这片1242年厚重历史的土地上续写的一个个辉煌。
22年,《昆明日报》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随着历史一路前行,随着昆明一起成长。由租借几间破旧房间开始,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双面彩印、无纸化网络采编系统;从一张单一的地方党报,发展到党报与《都市时报》和彩龙中国网齐发展,并拥有印刷质量一流的昆明报业印务中心的新格局。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昆明日报》办报质量明显提高,报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把真实留在历史的档案里,把真情留在百姓的记忆中。
22年,风华正茂。22岁年,是我们新的起点。重任在肩,我们不会止步。《昆明日报》将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每天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道道精美的新闻大餐。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