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情况下,正确的中性灰平衡青(C)、品红(M)、黄(Y)、黑(K)的数据,要通过有特别设计的色块组经过传统打样而求得。该色块组由网点从2%-100%不同阶调区域,并以C、M 、Y、K 不同数据所组成。通过对样张观察来确认属于中性灰的色块组。由此来确定各阶调在中性灰平衡时的网点比例,并可根据此绘制各阶调的反射密度与C、M、Y、K网点数据的曲线,在一般的情况下,中性灰平衡数据在中间调区域50%处,C要比Y、M约高出7%-8%,在暗调区域90%处,C要比Y、M约高出5%-6%,而在高调区域,C要比Y、M高出约1%左右。而从中性灰平衡曲线来看,Y、M曲线基本重合,而从中性灰平衡曲线来看,Y、M曲线基本重合,而C曲线则高出Y、M成为一条弓形曲线。即使由于油墨色相差异,Y、M二曲线的相差范围也不会相距太大。
然而在“印刷油墨设置”这一项中,无法象某些扫描仪那样能输入C、M、Y、K各区域中性灰平衡的网点百分比,在灰平衡一栏中只能输入CMYK各色曲线的Y值。因此如要精确得出中性灰平衡数据,就需要在你所绘制的中性灰平衡曲线基础上,分别求出各色曲线的Y值,然后输入各色数据。正确的中性灰平衡,将有利于RGB图象转换为CMYK彩色模式时的色彩正确形成。因此,认真细致地作好中性灰平衡的数据平衡,将对图象质量的提高起到保证作用。
二、网点的扩大(Dot Gain)
网点的扩大是在印刷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必然结果。目前所采用的常规印刷都需要由印版吸附上油墨后,利用压力将油墨压印在纸上,如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或者由印版吸附上油墨后,先转移至橡皮布上,再经压印转移到纸上,以此来完成印刷,如目前使用最多的胶印。因此,所有的印刷必须要有三个条件:
1、油墨需要有一定的粘度,使之能吸附上印刷版,并且有足够的油墨量。
2、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
3、纸张必须要有合适的吸收油墨能力。只有当压力、油墨量、纸张三者条件的相互匹配时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印刷。问题的产生是因压力而产生的印迹扩大,如何在印刷中将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何在印前作业中给予事前的补偿是重要的一点。
在任何形式的图像印刷中,网点作为接受油墨量的一个基本单元,同时也是印刷的基本单元。网点在印刷过程中的转移,它所产生的扩大,势必会使网点的状态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图像质量。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