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
TP系统中,有很多场合需要将
RGB彩色模式图象文件格式,转换为
CMYK彩色模式
,使彩色图象文件能用于印刷复制,在通常的情况
下,由
Photoshop软件进行彩色模式
的转换工作。由于二种彩色模式在颜色成色的表现
方式上截然不同,故而在图象的质量方面表现出很
大的差异,并且在彩色模式转换过程中,这种差异
是根据Photoshop软件在印刷油墨(pr
intinginksetup)中的设置而变化
的。
一般来讲,图象质
量差异在二个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
1.由于CMYK彩
色模式的色域表现范围,要明显小于RGB彩色色
域,在转化为CMYK模式后,可能在部分色域产
生“
超色域色
彩”。这部分“超色域色彩”的存在,会
使印刷颜色严重变灰。
2.当印刷油墨和印刷方式这二项设置不当时,图
象的
层次丢
失。特别是在暗调范围的层次丢失更加严重。因为
暗调区域往往是“超色域色彩”经常产生的区域。
因此,对印刷油墨的设
置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讨论是有必要的。实质上这部
分工作既是电子分色机和高档
扫描仪的部分调试工作。特别
是某些彩色平面扫描仪的扫描软件,都挂装在Ph
otoshop软件下面.印刷油墨折纸包括以下
三个内容:彩色油墨(Colourink)、
网点扩大
(DotGain)、
中性灰平衡(GreyBala
nce)。实质上这里所指的彩色油墨不单指为印
刷用的油墨、通过选择项还可选择喷墨打印机所使
用的颜料。由于印刷油墨、打印
颜料的色相、印刷条件不同,
因而成色方法、网点扩大和中性灰平衡不同而引起
图象质量的差异,故调整上述因素的数据,来保证
图象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数据只是在C
MYK彩色模式下有效。
一、中性灰平衡(Grey
Balance)
在
颜料减色法理论中,
以等量的青(C)、品红(M)、黄(Y)、三色
料等量混合,将回得到黑色(K)。但由于颜料青
、品红、黄均不能从加工制造中得到理想的颜色往
往在青、品红、黄三色料中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相反
色。如在青颜料中含有少量的品红,在品红颜料中
则含有少量的红。而在黄颜料中则含有少量的红。
并且在实际印刷中,由于所用的油墨品牌不同,其
黄、红、青油墨色相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品红油墨
中有使用洋红、品红、或桃红的,在黄油墨中有使
用中黄或透明黄的。因此,在等量的青、品红和黄
三色油墨混合后,你不能得到一个带有红棕色的黑
。如要得到一个较为纯净的黑,就需要有一个青、
品红、黄油墨不同比例的组合。
这样一个不同比例的组合,不仅仅是在
黑色区域如此,并且在灰色区域也需要有青、品红
、黄的不同组合数据。这是因为,网点的成色规律
在高光(0-25%),
中间调(25%-75%)、
暗调(75%-
100%)三区域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各区域内由三原色油墨不同比例的
青、品红、黄网点所组成的灰色,在印前与印刷中
将其称之为
中
性灰平衡数据。由于灰色区域对颜色表现
的敏感性,一般情况下,当中性灰平衡数据偏离正
常状态时,其灰色就会偏向某一色。因此,在整个
图象复制过程中,从印前到印刷都把中性灰平衡数
据作为监视生产过程的一项重要质量标准。如在图
象扫描作业中,原稿的灰色区域偏离了青的正常数
据,将会造成整个画面因缺蓝而偏红。
在印刷作业时,当某一色油
墨量过大时,印刷画面在灰色区域内就会偏向油墨
量大的
色相
,而打乱了在灰色区域内蓝、红、黄三色油墨的平
衡,由此可造成整个画面的偏色。
在通常的情况下,正确的中性灰平衡青
(C)、品红(M)、黄(Y)、黑(K)的数据
,要通过有特别设计的色块组经过传统
打样而求得。该色块组
由网点从2%-100%不同阶调区域,并以C、
M、Y、K不同数据所组成。通过对样张观察来确
认属于中性灰的色块组。由此来确定各阶调在
中性灰平衡时的网点比例,并可根据此绘制各阶调的反射密
度与C、M、Y、K网点数据的曲线,在一般的情
况下,中性灰平衡数据在中间调区域50%处,C
要比Y、M约高出7%-8%,在暗调区域90%
处,C要比Y、M约高出5%-6%,而在高调区
域,C要比Y、M高出约1%左右。而从中性灰平
衡曲线来看,Y、M曲线基本重合,而从中性灰平
衡曲线来看,Y、M曲线基本重合,而C曲线则高
出Y、M成为一条弓形曲线。即使由于油墨
色相差异,Y、M
二曲线的相差范围也不会相距太大。
然而在“印刷油墨设置”这一项中,
无法象某些扫描仪那样能输入C、M、Y、K各区
域中性灰平衡的网点百分比,在灰平衡一栏中只能
输入CMYK各色曲线的Y值。因此如要精确得出
中性灰平衡数据,就需要在你所绘制的中性灰平衡
曲线基础上,分别求出各色曲线的Y值,然后输入
各色数据。正确的中性灰平衡,将有利于RGB图
象转换为CMYK彩色模式时的色彩正确形成。因
此,认真细致地作好中性灰平衡的数据平衡,将对
图象质量的提高起到保证作用。
二、网点的扩大(Do
tGain)
网点的扩大是在印刷过程中发生的一种
必然结果。目前所采用的常规印刷都需要由印版吸
附上油墨后,利用压力将油墨压印在纸上,如
凸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
凹版印
刷。或者由印版吸附上油墨后,先转移至
橡皮布上,再经压印转移到纸上,以此来完成印刷
,如目前使用最多的胶印。因此,所有的印刷必须
要有三个条件:
1、油墨
需要有一定的粘度,使之能吸附上印刷版,并且有
足够的油墨量。
2、必须
要有足够的压力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
3、纸张必须要有合适的吸收油墨能
力。只有当压力、油墨量、纸张三者条件的相互匹
配时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印刷。问题的产生是因压
力而产生的印迹扩大,如何在印刷中将它控制在一
定范围内何在印前作业中给予事前的补偿是重要的
一点。
在任何形式的图
像印刷中,网点作为接受油墨量的一个基本单元,
同时也是印刷的基本单元。网点在印刷过程中的转
移,它所产生的扩大,势必会使网点的状态发生变
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到图像质量。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