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原稿不足的处理 1.偏色的处理方法 不同原稿色调的真实状况,可以从原稿三色密度反差测量与三色密度曲线的描绘中较直观地观察到。彩色印刷复制工艺中最为流行的密度范围划分方法,它把原稿和复制品的整个密度范围分解成四段,即把高光点 (白场)和暗调点(黑场)之间的整个密度范围划分成亮调(又称为高调)、中间调和暗调三段,并把小于高光点密度的区域称为极高光。也有将密度范围分为五段的,即在上述四段外,还将比暗调密度更高的区域称为极暗。在原稿色彩质量的分析中,若原稿的三色密度与反差基本是相同的,说明原稿不偏色,色调基本正常。如果阶调齐全、层次丰富、分布合理,即使总反差略有差别,都可算是正常原稿。其颜色复制可按正常的色误差数据进行校正,侧重点则放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若原稿的三色密度不同,则说明偏向某一颜色,当三色密度的反差基本相等时为均衡偏色,这是色灰雾所致。这种偏色稿,一般阶调层次还较好,可以用改变分色图片高、低调三色网点记录设定、并配合中调层次调整,达到全阶调灰平衡来消除图像偏色。但最好是根据三色密度曲线,设计出调整三色灰平衡的层次复制曲线,能使全阶调的色调得到统一纠正。若原稿的高光三色密度差距较大,暗调端三色密度接近相同,偏色主要表现在高调区端,对图像的高调层次复制不利。这种偏色情况虽然可以直接简单地用原稿偏色高光点,作分色机的白场平衡与输入定标,改变分色机的输入平衡,但校色信号也改变了,应保留的高光色也失掉了,数据 往往不准确。最好是根据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三色版的层次复制曲线,改变分色图片高光三色网点的记录设定,准确地纠正高调偏色。若原稿的高光三色密度基本一致,只有暗调端的三色密度不同,密度反差也不等,在中至暗调表现明显偏色。暗调层次略有损失,中高调层次正常。可以改变分色图片暗调三色网点记录设定,或附加某色的全调底色去除 (只对混合复色有作用),来消除三色记录图片在暗调端的偏色。最好也由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调整灰平衡的三色层次复制曲线,能按准确数据纠正其偏色。若原稿三色密度曲线是交叉的,其图像高调偏向一种颜色,而暗调端则偏向另一颜色,这是感光片本身三色平衡失调而造成的交叉偏色。其各级阶调层次都不良,在扫描仪或分色机上直接用改变三色层次调整与记录设定来纠正其偏色就不容易,必须依据其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精确的调整灰平衡三色层次复制曲线,指导其三色层次调整与记录设定,方能使其复制效果稍有改善。偏色密度差距在0.2以上者,一般就很难矫正复制。当遇到偏色较严重,三色密度差较多的偏色原稿时,除测出其高光、暗调三色密度餐,最好要加测中间调原景物应是中性灰色的三色密度,这种色稿,需要以三色密度曲线为基础,推导设计出准确的调整灰平衡三色层次复制曲线,才能在桌面系统和分色机上进行偏色调整。但是,在处理原稿偏色时,要注意仔细分析画面是否真的偏色,因为有些是作者有意创造的艺术效果。例如逆光照片,由于逆光作品用光讲究,色调变化较大,能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基调。有的是以暖色调为主,有的是以冷色调为主。但要考虑到,有些逆光照片画面的色调看上去好象有些偏色,其实是作者刻意追求的,因此,这种原稿不能认为是偏色,所以在复制时要对原稿进行认真分析,并充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掌握画面基调。偏色明显的原稿,不仅对其三色密度数据测量要求十分精确,而且对其进行分色复制时,首先要考虑偏色的纠正,其三色版的层次复制,既要使原稿色调的三色平衡得到调整,又要对其层次作出再分配调整,应作为操作中的重点。其色彩复制误差的校正,要在三色版调整到印刷灰平衡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由于偏色稿颜色信号的改变,校色数据也会随之改变,这就需要以补偿色片消除偏色后的图像色彩及色谱色彩组合数据为依据,最后进行色误差的校正。2.层次密度问题的处理方法 彩色画稿、印刷品稿及照片等反射稿,层次密度反差较接近。而彩色透射稿的总体密度与层次反差却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密度反差在 1.8~2.4,为中常原稿,大于2.4为高反差稿,小于1.8为低反差入。起始密度以0.3~0.5为正常稿;高于0.5者,不论其反差大小如何,均为曝光(或显影)不足所致,是发闷原稿;反差低于1.6,而起始密度又低于0.3,是曝光(或显影)过度所致,是淡薄原稿。彩色透射稿的总体密度与反差高低,与原稿拍摄的光照条件、曝光量及显影处理有密切关系,图像表现在感光特性曲线上的区段位置就不同,各层次密度对比差别也随之改变,其层次的分布状态各异。对于摄影艺术类原稿,其审美调整在于以印象色和视觉效果为主,强调图片的反差效果,突出光线感,强调色彩饱和度,对画面中的重要色做些夸张和渲染处理,突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要强调弥补拍摄、冲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调整处理好摄影艺术中的色彩光影、明暗、冷暖、空间变色关系,突出摄影图片的色调、气氛、光影、质感等造型效果。使原稿制作具有强烈的光线感,高光明亮、暗调有力度,给人感受到光影之美;有强烈的色彩饱和度、色泽鲜亮、色彩变化丰富,给人以色彩艺术感染力;有极高的清晰度、景物质感清晰、颗粒细腻、细微层次丰富,给人一种真实感。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摄影图片的暗调容易偏色,因而造成物体黑色不纯正。因此,应用UCR/UCA功能进行纠偏,使三原色版达到中性黑的效果,再加以黑版为主,从而达到黑色纯正的效果,较好地表现出黑色物体的质感层次。对于层次密度质量不同的原稿,其处理方法要因稿而异。 (1)曝光正常,密度反差标准。其主要部分都处在亮调、中调,它与明度之间成正比,属于最佳视觉明度范围,处于明度新标系统的4~6级,这类原稿黑白场定标按标准密度值设定,则原稿上的亮、中调全部信息在扫描分色片上能再现出现。 (2)中常反差原稿。低密度在0.3~0.5,高密度在2.4~2.8,反差中常,接近标准的原稿,图像的高、中低调层次都能表现在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中间调层次丰富,主体层次在中亮调,层次密度等级差和原景物成比例,色调一般也较正常,在对原稿阶调反差压缩的同时,按接近标准的阶调层次再现曲线进行层次调整,能达到良好的复制效果。由于原稿阶调层次分布状态不同,同是中反差原稿,其阶调层次再现曲线也应不同。若是明朗原稿,主体调在亮中调范围内,复制应略求加深,才能满足视觉响应。若是浓厚调原稿,主体调往往在中调密度范围内,不应加深复制。反射稿(相片除外)层次再现曲线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3)高反差原稿。高光密度不高于0.4,而最高密度却在3.0以上的原稿,多是原景物明暗对比反差过大,一般中间阶调层次丰富齐全,最亮与最暗层次面积比率并不大,一般也不是主要层次,只是高、低调密度突跳,加大了反差。这类原稿,在作高光与暗调选定时,一般可舍去两端次要层次,以减小其阶调复制范围。其层次复制再现曲线,可根据图像层次分布曲红不同调整变化。 (4)低反差原稿。阶调反差在1.7以下,高光密度在0.3以下的色调淡薄原稿,多由于拍摄曝光过度或者显影过度所致。其主体部分偏亮偏薄,明度高,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7、8级,亮中调大部分层次落在负像特性曲线的肩部,亮调层次丰富,但密度级差都很小,且占面积比例大。制作时要加深复制,以降低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这类原稿,需要加强亮中调的层次复制再分配,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小些,亮、中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加深,以达到较好的层次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应根据其层次分布曲线形状,区别其主体调在亮调或是中调密度范围。同时,还需要使用加深和加长的黑版阶调来作补充,使复制再现画面中间调层次深于原稿的层次分布,满足视觉心理对画面的艺术要求。5)厚闷原稿。高光密度在0.5以上,甚至超过1.0的厚闷原稿,多由于拍摄曝光或者显影不足所致,使图像暗调层次大部分落在了负像特性曲线的趾部及直线下半部。这类原稿主体部分偏暗偏深,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2、3级,亮调层次少,中暗调层次丰富而级差平软,且面积比度很大,主体调也多落在中调密度范围内,制作时要减浅提高复制,以提亮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这类原稿的复制,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大些,中、暗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减浅,应当使其包括主体调在内的中亮调层次得到较亮的再现,才可使制作再现的画面明朗,而且也强调了中暗调的层次级差,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6)中间调层次分布不同的原稿。一些中高密度反差的原稿,中调层次较少,密度级差较大,而高低调层次较多且平缓,如逆光拍摄的彩色片,制作时应想办法使这类图像主体调的层次明暗协调,即可取得较好的复制再现效果。图像层次反差的大小,在复制时是可以作密度范围压缩调整的,起始密度的高低,也是可以通过高光密度设定及记录设定的调整加以改变的。而原稿图像层次的分布状态,是否能满足艺术要求,则需要在复制中作层次反差压缩的同时,对层次分布作再分配调整。原稿层次分布的描绘与分析,对层次复制的再分配调整,是至关重要的,是层次复制的首要依据。透射原稿的反差范围差别很大,而彩色印刷品却要再现为密度范围基本一致的画面,这个密度范围又大都低于彩色原稿的密度范围,在分色制版时,必然要做压缩调整。对各阶调层次采取什么样的再分配调整,一方面取决于原稿的阶调层次分布状态,同时又和人的视觉感受相关。其中,既有视觉响应的孟塞尔明度值因素,还有人们视觉心理要求的主观因素。对原稿阶调层次复制调整,需要将人们的视觉心理需求综合归纳起来,加入视觉响应的物理量值,再结合原稿层次分布状态进行考虑,才能得出印刷画面的密度阶调层次再现曲线,再纳入复制与再现过程中的演变数据,设计出具体原稿的阶调层次复制曲线。印刷品的密度范围大,既可多再现一些原稿或原景物的层次,也使各级层次之间的反差能拉开一些,立体感也就强烈。尤其可增强细微层次反差,也加强了图像层次的清晰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画面的色彩拉开了档次,使得深者浓厚饱和,浅者明朗,增强了色彩的立体感。但是,印刷墨层密度的提高,与网点增大相矛盾,不可能达到彩色透明片那样高的密度。只有在纸张、油墨、器材的适应性及印刷机精密度等优良的条件下,才能有较低的网点增大值和较高的墨层密度。因此确定这项质量指标的客观技术标准,是使用彩色反射密度计,测出各印刷墨层的印刷实地密度和75%网点印刷密度,计算得出其印刷K值。当具有较高的印刷K值(黄版0.3~0.4,品红版和青版0.4~0.55,黑版0.5~0.6),其各自实地密度又较高,并且各色墨层的叠印效率接近达到90%时,印刷品的阶调也就较好。这样的印刷品,必然是层次分明、浓厚饱满、立体感强的画面。为了节省印刷油墨,有人主张降低印刷墨层密度来减少网点增大,那样,虽然印刷网点阶调扩大量少了,减少了图像暗调端层次的并级现象,但总体阶调反差却不是最高,也达不到最好的印刷阶调层次再现。 由于印刷工艺阶调是非线性传递,在印前应做补偿调整。网点阶调在晒版、印刷工艺的传递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阶调网点的传递是非线性的。为了适宜印刷工艺,必须进行补偿调整。重点是要对印刷的三个网点跳跃区,也称三个关键区进行调整,即 3%、50%、80%网点区。因为3%小点易损失,会影响高光区的颜色层次,50%网点区容易增大,会影响中间调,特别人物肤色的变化,80%网点区容易并级,会影响暗调层次,特别是暗调肤色的主色与深度原色的并级,使印刷难以兼顾两者,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对一些原稿的重要色、重要部位,通过调整使其避开这三个网点跳跃区,从而给印刷提供理想的印版,使之好印,印出好产品。3.清晰度问题的处理 彩色印刷品的清晰度,是图像复制再现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除去为表现影像的特殊意境外,每个画面至少总要有一部分层次(主体或背景)是清晰的。对印刷画面的清晰度,一般有如下几个要求。 (1)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首先要有原稿层次边界的实度(即锐度)作基础。同时,也取决于制版光学器件像差的大小、电子分色分析与记录扫描点的粗细以及四色图像套合的准确程度。在复制再现的全过程中,图像层次边界的过渡宽度,是要逐步加宽的,尤其是放大复制。层次边界实度是不能再复原的。印刷品层次边界的清晰度,只是看上去是被分色复制强调了。 (2)图像两相邻层次明暗对比变化的明晰度,即细微反差。如果相邻层次的密度差别大,则视觉感受是明晰的,反之,密度差别小,则层次次平,视觉不易辨别。细微层次反差主要由原稿层次级差决定,也受阶调层次复制压缩与层次调整分配所制约。可以在分色复制时进行层次边界反差强调,对层次边界视觉反差造成提高的假象,而细微层次的反差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3)原稿或印刷画面层次的分辨力,也就是其细微层次的微细程度,是表现客观景物组成物质的本质面貌的,即所谓质感。印刷品是以原稿图像细微层次的分辨力为基础的,但要受制版光学器件的解像力、放大倍率、网线粗细和四色版套合的影响而受到损害。经过制版印刷过程,不能复原原稿层次的细微程度。 在分色制版时,要采取虚光蒙版及电子效应等措施,给图像层次边界增加“边饰”,借以强调图像层次复制的视觉清晰度。给复制图像层次边界增加的“边饰”,包括其宽度大小和峰值高低所产生的两项视觉效果。峰值正负密度的高低,对视觉是非线性传递的,只增强视觉的马赫带效果,却不易被视觉分解。“边饰”宽度的大小,对视觉是线性传递,过大(尤其在层次边界亮侧)则被视觉明显分辨出来,产生生硬的浮雕感;过小,不利于产生视觉的马赫带效果。只有在“边饰”宽度和峰值高低恰当的配合下,才能产生明显而又不被分辨出来的视觉马赫带效果,并同时增强了细微层次反差和细微层次解像力的视觉假象。因此,层次边界“边饰”所产生视觉马赫带效果的好坏,便是衡量层次清晰度复制强调质量的标准。由于视觉的马赫带效果和分辨能力,是以一定的视觉生理物理量为基础的,而且基本上也是普遍一致的。所以,通过视觉对印刷品画面和原稿的观察对比,作层次清晰复制的评判,也是直接而简便的客观评价。这种观察,应将印刷品放在合适的照明下并以合适的视距进行。印刷画面的平服细腻性、颗粒性、龟纹、斑点及不均匀程度等,会影响图像清晰度的正常再现,是能直接被视觉直观觉察的。平服细腻性与颗粒性,主要由原稿的颗粒细腻程度所决定,也受放大倍率和细微强调起始作用值(颗粒性强弱调节)的制约。细微强调起始值调节恰当,颗粒性可以有所改善,但影响层次清晰度的强调效果。手工修版,也可以减弱颗粒性,增加平服细腻性,但容易留下手工修补痕迹,一般不会得到完美的效果。加网图片的点形、网点均匀性及印刷网点质量,影响印刷画面的平服性。印刷网点质量不佳或不均匀,会破坏其平服细腻性。龟纹是由于网线角度不正确所致,对于人物画面的品红版、风景画面的青版、国画的黑版等要使用 45 ° 的网线角度。这些表面质量,可以通过对其反射密度扫描放大或显微密度测量进行检验,设立客观的技术测量标准。但一般都是借助视觉来作直观评价,既客观又简便。
相关资讯
-
本文主要为大家讲解印刷翻版和印刷拼版相关知识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印刷翻版类型 大多设计作品都需双面印刷。一张纸印完一面还得印另一面,就需要翻面,在印刷上就要做翻版。印刷中根据印版内容和翻版方向,将翻版分为3种。 1、正反版印刷 正反版印刷…
2025/3/30 10:15:47
-
食品外包装印有消防宣传标语,负责人成为消防公益代言人。近日,在娄底新化县,这一创新举措引发市民点赞。新化县消防大队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化县开展了‘全民消防我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湖南前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教孟成为消防公益代言人,首批具有消防宣…
2018/7/10 12:21:45
-
近日,由长安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高分子材料产学研论坛在西安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内高校和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正在让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纺织品等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更加绿色高效,产品更加高值化。旧电器塑料:高值化再利用 “由于电器服役期长,塑料老化性能下降。…
2018/7/10 12:17:12
-
医疗/医药行业对于吸塑制品的要求很高,一般是采用HIPS和PET/PETP材料生产。PET/PETP材料无毒、耐气候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吸湿性高,成型前的干燥是必须的。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HIPS材料指抗冲击性聚苯乙烯,抗冲击聚苯乙烯突出的特性是易加工、尺…
2018/7/10 12:04:3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