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也是势不可挡。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取得电子内容是如此之便捷,以至于人类急功近利的本能与长期形成的阅读文化心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传统书业力量同其它
回过头来看,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购买纸本书的总量似乎并未下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纸本书的发展势头反而越来越劲。同样的,在这些地区,电子内容的读者也在迅猛增长。我们可以发现说,不管媒体的形态如何变化,人类求知的欲望在与日俱增。
按需出版要进入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书目数据库和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内容要极大丰富;2.要有廉价而高速的彩色、单色印刷装订设备,使最终成品略高或接近于传统印刷的纸本书
很自然地,按需出版在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出版发行体系中逐渐产生和壮大。按照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的分类,目前在美国按需出版(POD)的概念实际上指两类业务。一类是图书的按需印制(printing on demand)和发行;另一类是指按需出版服务(publishing on demand),也称自助出版。
1997年,美国最大的书业中盘英格拉姆
该公司已经建立拥有20多万种图书(2005年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其中包括新书、畅销书、断版书和缺藏书。2001年在
在国内,董铁鹰领导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按需出版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2004年4月16日,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我国率先启动“按需出版工程”——断版、绝版图书的再制作及短版图书的业务化
国内其他按需出版,或者说按需印刷的走向目前因政策的不明朗性,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描述。去年下半年,位于上海的几家按需印刷网站如超印速(www.mrprint.cn)、印客网(www.inker.com.cn)等在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热潮,他们打出的口号大概是个性印书,一本起印;30元为你出本书等等,在文人墨客和一些有闲时尚阶层中受到欢迎,但不久就遭遇管理部门和媒体质疑其业务的合法性。
后来超印速在其网站有这样的申明:“超印速提供的作品不印刷书号和售价,所以不进入发行领域,因此不是出版物,仅仅是作为印刷品。由于不是出版物,不可以应用《出版管理条例》……”
印客网还同天涯网等人气社区合作搞了些推广活动,
原载:《出版参考》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