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工率回升,利润增速较快
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2007年2月,我国造纸行业的开工率已经由2006年底的76.9%迅速增长到81.5%。业内专家认为,2007年,行业的开工率将超过2006年的谷底水平。开工率回升主要是因为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致使2007年产能低速增加。
2007年1~3月,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1.0%,高于2006年的16.9%,低于2004~2005年的32%~34%。
2007年1~2月,我国造纸行业实现累计收入471.5亿元,同比增长21.7%;累计利润总额21.4亿元,同比增长39.0%,为 2004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毛利率12.9%,低于2006年的平均水平13.4%。同期,我国造纸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处于历史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出现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上涨,吨纸毛利因成本转嫁估计没有下降,即毛利率的下降并不反映行业竞争的加剧。此外,行业费用率的低位状态、存货及应收款周转指数的继续下降也反映出造纸行业经营效率仍处于上升趋势。
2、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成本压力缓解
我国造纸行业约有80%的木浆和废纸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铜版纸、轻涂纸、白卡纸等高档纸品的生产。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降低木浆和废纸的进口成本,使得以木浆和废纸为原材料的企业受益明显,从而降低造纸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造纸行业进口设备的采购成本。随着我国造纸行业近几年迅猛增长,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快速提升,国内造纸设备无论是规模和技术均难以适应,而在造纸行业中,固定资产投资约有60%以上是设备投资,且多数是进口纸机设备。自2000年以来,全球大型纸机订单中每3台就有 2台来自中国。人民币升值将造成进口造纸设备的价格相应下降,从而降低造纸企业进口设备的采购成本。
2007年1~4月,国际市场针叶浆价格仍然坚挺,但阔叶浆价格已开始松动。我国实际进口的阔叶浆价格开始有所减少,国际废纸报价也在4月份出现下跌,且二季度将有望继续下降。造纸行业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行业平均收益为0.22元/股,主营收入比2006年同期提高36%。
与此同时,国家产业政策也鼓励大型企业进一步扩容,整合完成后,大宗纸种(新闻纸、文化类纸、包装纸)将成为价格联盟式的垄断行业。
3、纸品价格缓慢回升,行业前景迎来转机
目前,国内大多数纸产品价格出现上涨,白卡纸、文化用纸、牛皮箱板纸涨势良好,前期表现低迷的新闻纸在4月份出现转机。新闻纸价格从2月的 4600元/吨升至4650元/吨左右。业内专家预计,2007年三季度,新闻纸价格仍会上涨,但涨幅不大。总体来看,由于产能集中释放而导致的售价受压制状况,已在2007年4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分析人士预计,浆价上涨势头将得到遏制,产成品价格将上涨或至少能够消化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行业转暖迹象明显,拐点越来越清晰。许多企业也认为,2007年将好于2006年。
但也有专家指出,由于需求不旺,行业毛利率仍难以恢复到以往的水平。目前,国内需求年增长率为7%左右,按照2006年361万吨的国内需求量计算,2007年国内需求将增加25万吨,而目前新闻纸单机产能已经达到30万吨以上,由此看来,1台新增纸机就可以满足国内的新增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仍有多家造纸企业陆续投产,为消化这些新增产能,我国造纸行业不得不寻求海外市场。但北美2007年1~2月新闻纸的消费量同比下降8.8%,3~4月的新闻纸价格下跌了10美元/吨,预计未来仍会缓慢下跌。这些不利因素均将制约我国造纸行业的稳定发展。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