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与讨论
2.1 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变形曲线的分析
纸浆模塑缓冲制品由多个缓冲结构单元组成,因此,研究独立的缓冲结构单元的缓冲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首先测定并研究了肋状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变形曲线(如图2),它是缓冲结构元典型的载荷-变形曲线。
由图2看出,纸浆模塑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变形曲线和瓦楞纸箱的载荷!变形曲线十分相似,受压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OA 段、AB段和BC段。可以认为在纸浆模塑制品中,正是一些类似箱状或盒状的结构起着缓冲作用。
(1)OA阶段 在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变形曲线中,过原点0作曲线的切线,与曲线交于一点A,这段曲线呈直线状态,缓冲结构单元发生弹性变形时,符合虎克定律,即施加一定的外力,试样会产生与负荷成正比的变形。A 点为产生弹性变形的极限变形点,OA段可以称为试样的弹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试样在外观上无明显变化,表现在曲线上为压缩力和变形量同步增加。因为在制品的纤维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施加外力时,纤维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导致变形发生,同时,纤维本身具有抵抗外力的作用,试图伸直,不至于发生弯曲。在此阶段内,当施加的压缩力撤消时,试样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OA段的斜率和大小与浆料配比、缓冲结构单元形状和侧壁的斜度有关。
(2)AB 阶段当压缩力继续增加时,试样变形进入第2个阶段—— 塑性变形阶段,B点对应的压缩力为最大载荷,此阶段内,试样变形程度越来越大,在曲线上反映出变形量增加较快,而压缩力增加速度减慢,曲线不成线性关系。这是由于试样被压缩过程中,纤维的状态发生变化,由原始状态开始发生弯曲,同时,纤维间的结合受到初步破坏。纤维产生的抗弯变形能力使压缩力达到最大点B,此阶段的压缩量是不可完全恢复的。
(3)BC阶段 当压缩力超过最大点后,试样进入到第3阶段—— 压溃变形阶段。外观上看,试样破坏程度逐渐加大。在曲线上,表现为变形量继续加大,但压缩力开始下降。此时,纤维之间产生了较大的位移,纤维间的结合已被破坏,丧失了承载能力,使得试样承载力下降,该阶段产生的变形是完全不可恢复的。图2还可以看出:在论文的实验条件下,A点的载荷是最大载荷的80%以上,也就是说,当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小于最大载荷的+,-时,缓冲结构单元将发生弹性变形,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恢复性,而具有恢复性是缓冲包装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A 点的载荷,也就是最大静载荷的+80%,对缓冲结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得到更充分的验证,测试了多个缓冲结构单元的载荷-变形曲线,并计算了A点载荷与最大载荷的比值(见表1),这些结构单元的浆料配比、形状和侧壁斜度均相同。由表) 数据可知,A点的载荷是最大静载荷的80%左右。也就是说,结构单元的浆料配比、形状和侧壁斜度均相同的情况下,产生弹性变形极限载荷与最大载荷比值恒定。
(待续)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