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纸张凹印生产及质量检测,可供业内同仁参考。 1.承印物 承印物的颜色、白度、平滑度、光泽度、平整度、耐折度等符合原样及客户要求;印刷适性及印后加工适性好;尺寸规格符合印刷及后加工工艺要求。 进料检验执行企业相应标准,如《纸张技术标准》、《特种纸技术标准》。 2.油墨 油墨的色相、耐酸碱性、耐晒级别及其他各种耐性符合原样及客户要求;印刷适性和干燥性能好;墨层光泽度、耐磨度均能达到原样及客户要求。 进料检验执行企业标准《凹印油墨溶剂技术标准》。 3.印版 (1)印版材质为铝辊或钢辊,由外包方(制版厂)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制作而成。 (2)印版周长、版长、圆度、动平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直径允差±0.005mm,长度允差±0.5mm,直线度允差≤0.01mm,径向跳动允差≤0.01mm,两端倒角R在5~8mm,轴孔尺寸(包括键槽)符合要求,铜层厚度≥0.15mm,铬层厚度在0.01~0.03mm。 (3)印版表面干净、光洁、清晰,不能有砂眼、残痕、碰伤,层次分明、网穴深度合适;图片和文字周围没有多余的网穴;角线规矩准确。 4.车间温湿度 车间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温度在18~30℃、湿度在50%~65%。 5.印刷要求 (1)上版前仔细对照原样检查印版,确保印版与原样相符。 (2)上版时色序安排符合工艺要求。 (3)开机印刷时,首先对照标样(技术处提供样卡或客户签样),确保印样与标样相符,色相无明显出入(用色差计测量),精细印品的色差不得超过1.0,普通印品的色差不得超过1.5。 (4)印刷过程中油墨辅助材料的应用要求如下:乙醇、醋酸乙酯、丁酯等稀释剂的用量及比例根据实际印刷情况而定,使墨层流平性、干燥性等各项印刷适性良好;色浓度达到客户及标准要求。 (5)在网点、层次再现良好,色相符合标样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印刷压力最小。 (6)做到勤看样张、勤测油墨黏度。 6.半成品检验 (1)色相与标样相符,精细印品的色差△E≤1.0,普通印品的色差△E≤1.5。 (2)套印准确,图像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印品主要部位的套印误差<0.25mm,其他部位误差≤0.35mm。 (3)图像颜色自然、协调,文字印刷清晰完整,无明显变形和残缺,无脏点、刀线、拉脏、拖尾、糊版、带刺,无双影、露底、断画等。 (4)印品耐磨、耐折度达到客户及标准要求(我公司要求耐磨度≥70次,耐折度≥20次)。 (5)其他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