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标准法规 > 行业标准

澳大利亚对进口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

2008/1/28 0:00:00 人评论

1、一般标签的标准

食品的名称所有包装的食品必须有名称或是合适的标识,印刷字体最小不能小于3毫米。可以清楚的表明食品特征。食品名称不应仅仅是某一种成分的名称,也不应对产地、特性、加工地等产生误解。

 名称和地址食品的标签上必须标明在澳大利亚销售此食品的公司名称和地址。

 批号包装好的食品要显示批号。指在同一条件下,一定时间里(通常不超过24小时)生产的食品总和,在某年月日使用。

 原产地标签必须显示食品在哪个国家制造。

 日期标识任何包装好的食品,如果其有效期在两年以内,其包装上必须注明有效期。有效期分为三种:

 有效期非常短

 七天内

 有效期较短 

 七到十天之间

有效期较长

  九十天到两年之间

词语必须是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使用,最好在某年某日之前使用,某年某日包装等。如需特殊储藏食品,要在标签上说明。

 重量和尺寸要求 所有标签都要显示内含物的净重。大包装食品要显示内装小包装的净重和小包装数量。

 成分要求 大部分食品的成分都要在标签中说明。成分表中要按照每种成分占食品的比重来排列。食品添加剂必须标明名称,并写清国际添加剂的统一编号。如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每公斤含量超过了25毫克,则必须在成分表中单独说明。

 营养表 最近澳又有新的规定,食品必须有营养表的标识。

 (二)免除特例

有些食品不用在标签上标明成分,包括食品包装外表面积小于 100平方厘米;食品名称已经标明食品中所含的所有成分,不是直接卖给消费者的;装在密封瓶子内的酒精饮料等不需要成分标签。

 (三)食品包装标签的印刷

用英文书写,清楚易懂和不能褪色、消费者容易看到、字体不能小于1.5毫米、使用字体大小统一、字体与背景明显分开。

 (四)食品包装禁止使用内容

 禁止宣称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禁止使用可以导致消费者误解为有医疗作用的文字、注释、声明或设计;禁止使用任何疾病和生理状况的名称或说明;禁止宣称注释减肥食品或有减轻体重的功效;禁止将分析证书任何部分使用在标签上。

 (五)食品包装文字表述

禁止使用纯的、纯天然、有机的、低酒精含量不含酒精、健康、含丰富维他命等等文字表述。

 (六)食品包装图片和设计

 有关食物的图片和设计可以用于标签上来显示该食品特征和烹任方法。但必须伴有食谱、烹任建议等字样。

 (七)特殊食品的要求

对于特殊食品上的标签有特殊规定,节食食品应该在标签上标注节食食品字样,同时附上配方;已经改变了碳水化合物结构的食品,应该标注碳水化合物结构改变字样,并附上碳水化合物成份表;对于酒精饮料,必须标明二十摄氏度下的酒精浓度;乳制品应则要求在标签上标明应冷藏字样;对于特殊含有的物质应标明,如人造增甜食物、含有咖啡因等。

(八)检疫局对进口食品标签检查的注意内容

准确的商品描述

 生产商和进口商的详细情况

 是否注明了原产地国

 标签是否用英文

批号和使用日期是否注明

净重是否注明成分是否注明

相关资讯

  • 7项印刷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年第32号国家标准发布公告,其中批准发布印刷领域国家标准7项,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2项,产品检验类标准5项。具体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时间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术术语第9部分:书刊印刷术语》,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快递封装用品》等291项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开局之际,批准发布了291项国家标准,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百姓消费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新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倡导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对原…

    2018/7/9 12:29:30
  • 这些造纸装备入选新版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做强中国装备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装函[2018]47号”文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国对中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双反”调查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上述调查是基于美国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诉发起的。该公司指控从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74.34%至370.04%,同时指控中国相关生产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补贴。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2018/7/9 12:19:2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