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1)
■ 中国印刷总公司 廉洁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是1988年开始制定,于1991年发布并实施的。实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修订标准的要求,在新闻出版署的领导下,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决定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经过两年多深入细微的工作,新闻出版署已于
一、几点说明
1.《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一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6〕51号文指出:“主要工业产品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没有标准不得进行生产”。《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2.关于制定标准的意义,笔者以《认真贯彻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为题(《印刷标准化》1996年第6期)进行了说明;关于修订标准的必要性,修订标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标准修订的内容等,笔者以《关于修订书刊印刷标准的几个问题》为题(《印刷标准化》1998年第6期)也作了解释,文章的内容可作参考。
3.关于怦版印刷品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这一标准的文字并不多,但是涉及面很宽。从横向看:与印刷设备性能和配套、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工艺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标准制度的完善和贯彻。现场条件的规范和管理等密切相关;从纵向看:与原稿的类型和质量,工艺设计的合理和实施,颜色分解的正确和平衡,晒版条件的规范和图文的转移,印刷时颜色的套合和水墨的平衡等密切相关;同时与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环境条件有关。笔者以《正确理解和掌握实地密度值》、《图像最小网点再现的控制》、《图像的层次复制》、《正确理解和控制网点增大值》、《正确理解和控制图像的相对反差值》人印刷品的颜色复制》、《黑版在彩色印刷中的作用》、《重视印刷适性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做好工艺设计、掌握灰平衡》、《推广使用测控条》人印刷环境和现场管理》、《加强综合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晒版与印刷品质量的关系》等13个专题(顺序见《印刷标准化1994-1995年和1996年第4期)。从标准的内容、概念、意义、依据、应用、影响因素、控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比较系统的逐条作了解释和说明,目前看各篇文章的内容对理解和实施CY/T5-1999标准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CY/T5-1999以下简称新标准)与CY/T5-1991(以下简称老标准)相比,在编写体例、框架结构上完全相同,主要内容也基本相同。这次修订主要有叁个方面:标准各项性能指标,新标准比老标准大大简化,原则上是能简化的简化,能合并的合并,从原来的42个数据简化为18个;新标准比老标准的数据指标大部分都严格,特别是套印指标平均提高了叁倍;新标准附录A、B、C、D都进行了简化,按标准编写要求,去掉了某些企业或某些商标的名称,但基本的内容都保留下来。
5.CY/T5标准主要用于以纸张为载体的平版图像印刷品,是一项合格品标准,是对多色套印产品的起码要求,产品必须达到或严于标准的各项指标。如果企业的设备条件好,材料性能优,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企业可以制定各项指标或某些指标严于CY/T5的标准,生产出更多的一等品或优等品。
二、正确理解标准的定性内容和定量指标
CY/T5标准主要涉及到阶调值、层次控制、颜色要求沙十现特征和图文地位等指标。
1.阶调值:印刷术语解释为“阶调的量度,在印刷技术中通常用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它是指图像最暗到最亮的亮度范围或密度反差范围。图像最暗调用实地密度表示,图像最亮调也可用密度表示,但测量数值偏小,最亮调%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