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注意饮料包装警示语 规避安全隐患和风险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随着天气渐凉,一些北方消费者开始在家中调制可乐姜汤防治感冒。最近沈阳的乔女士将没开启的易拉罐可乐放在沸水中加热,结果导致罐体爆炸,锅内开水和热可乐四溅,将她的手臂烫伤。
  
  无独有偶,北京市民胡大妈在家庭聚餐时,因为想喝热饮,于是把玻璃瓶装饮料放在最近刚拿出来使用的电暖气旁加热。谁知还没来得及打开,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玻璃瓶爆裂了,溅在胡大妈的脖子上,惊慌的胡大妈在家人陪同下赶到医院,所幸受伤还不算严重。
  
  饮料包装爆裂频频伤人
  
  饮料伤及消费者安全不仅仅在加热之时。今年8月26日,一则冰冻罐装饮料划破男童脸的报道吸引了许多人关注。8月25日晚9点,上海嘉定一男孩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罐碳酸饮料,开启时发生爆炸。因气体喷发力度过大,罐口铝片拉环划到孩子脸上,不仅划伤了面颊,还穿通了腮部,男孩转了三家医院接受治疗,一共缝了30多针。
  
  除了加热、冰冻饮料可能会引起爆炸,暴晒罐装饮料和普通装饮料、酒类也可能导致爆炸。公安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称,每年的盛夏许多地方都有因为车内温度过高致使饮料和打火机爆炸的事例,事后警方经过仔细查看分析,发现原来是车内温度过高惹的祸,为此有些地方公安交警部门会专门发布预警提醒驾驶者注意安全。“炎炎烈日经过暴晒后车内温度达到60℃以上时,一些塑料打火机外壳会因为不能承受液化丁烷气体膨胀进而发生爆炸。爆炸时若碎片与车内饰材料产生火花,在密闭的汽车内很有可能会引燃丁烷蒸气造成燃烧;罐装饮料在高温或剧烈晃动下则有可能导致罐体破裂乃至爆炸。”这位官员解析说,除了罐装饮料,玻璃瓶啤酒也是暴晒后可能发生爆裂的危险物品。
  
  疏忽警示为主要原因
  
  近年来饮料包装爆裂伤人的事件频频出现,消费者不禁要问:原本丰富美食生活的饮料缘何会变身为“杀手”?
  
  针对今年8月冰冻饮料包装划破男童脸的事件,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公司会积极处理此事,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合情合理妥善处理好消费者的反映和诉求。同时也衷心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按照产品标注的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妥善贮存和正确消费。
  
  那么目前市售的各类饮料是如何标注相关注意事项的呢?中国消费者报记者(QQ号:903788908)就此在北京市场进行了探访。记者发现,许多饮料储存方法标注有“常温”、“加热饮用小于80℃”、“如有胀包和胀罐现象请勿饮用”等字样,可乐等碳酸饮料罐装产品则在罐体上明确标明了“禁止加热或0℃以下冷冻,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等警示语。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许多消费者没有按照这些提醒去做导致发生消费惨剧。“尤其是含有气体的碳酸饮料罐装产品更容易发生问题。”一位大型饮料生产企业负责人举例说,如果加热可能导致罐里的二氧化碳体积膨胀,从而导致瓶壁的压力变大,进而引发变形、爆裂。如果消费者为了快速使饮料变冷而将可乐等饮料放进冰箱冷冻,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果在饮料冻结之前的液体状态下打开罐子,首先巨大压力会将一部分饮料喷出罐口;其次压力骤然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会迅速释放,液体和气体混合着快速从罐口喷涌而出,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猛烈,事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罐身足够结实,可乐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饮料体积不断增大,压力增加,最后罐子被挤裂了,当你打开冰箱时会发现冰箱内壁都是可乐的冰渣。

 警示语应该醒目准确
  
  著名食品安全卫生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消费者在购买饮料后应多留意包装上的消费提示,而不是一味地图消费的方便和简单,想当然地进行加热或者冰冻。要知道正是因为这种大意的心态才酿成大错,造成消费惨剧发生。同时,还要建议商家的消费安全警示更加到位,更加准确,从而有效减少类似伤人事件发生。
  
  记者发现,尽管有些产品已经标示了“禁止加热或0℃以下冷冻,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等警示语,和同在罐身上标注的产品原料、厂家名称、宣传语相比,警示语的字体往往很小,不够醒目;还有一些饮品公司在罐装饮料外包装上没有标示警示语;有些警示语则说得模模糊糊,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例如,有商家虽然标注“常温储存”或“禁止冷冻”等警示语,却同时又标注“冷饮口味更佳”之类的消费提示,这样的结果要么会误导消费者采取冷藏和冷冻措施,要么则形成矛盾,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警示语要想说得不含糊,就要求其能够更加精准、精确。汉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绵延下来的语言,其词汇的丰富和无限的张力完全可以在这里大力呈现并充分展示。”消费者王先生认为,“常温储存”的警示语远不如“禁止加热或0℃以下冷冻,避免阳光直晒及高温”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如果商家想强调该企业的饮料确实是冷饮风味更好,则最好在“冷饮口味更佳”外,同时加注“适宜冷藏,最好将饮料从罐中倒出进行冷藏,切记不能将整罐饮料放入冷冻室冷冻。”饮料究竟该如何标注,如何行文,在这里,语言已经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问题,其背后考问的是生产企业的责任感及企业对消费者生命价值的掂量。
  
  ●专家揭秘
  
  饮料包装不安全另有隐因
  
  当心饮料包装危及消费安全,要采取行动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生产企业,而生产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消费警示语的问题。在业内人士呼吁消费者按产品说明正确消费的同时,记者还听到了另外的声音。
  
  “导致罐装饮料易爆炸的原因还在于现在一些企业把罐壁做得越来越薄”。著名食品安全卫生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装、罐装饮料本身就不能冷冻或加热,而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饮料罐壁越做越薄,则大大增加了消费者饮用时的危险性。
  
  董金狮解释说,罐装饮料罐壁厚度变薄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但是也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尤其对产品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因为罐壁变薄以后罐体的耐压强度也在相对下降,变薄的听装饮料罐里面只有一层涂料,就是黄耀树脂,这里面含有双酚a。双酚a涂得多,罐体金属含量就会降低,罐壁的厚度就会变小,一旦所受压力过大,内膜超过了罐身承受极限就容易破裂从而导致罐体爆裂。其结果有可能是罐装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在冰箱内爆炸或者从冰箱取出开启罐体的瞬间爆炸,也有可能是饮料取出后掉在地上导致爆炸。
  
  “众所周知,玻璃瓶装啤酒爆炸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除了少部分是消费者使用不当的原因,其中很多就是玻璃瓶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导致的,希望发生在食品包装上的类似惨剧不要在消费者身上重演。”

相关资讯

  • 到2028年,印刷墨水市场价值将达286亿美元

    根据市场和市场的报告,”按类型(硝基纤维素,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紫外线可固化),过程(凹槽,弹性学,光刻,数字),应用程序(卡片板,柔性包装,标签和标签,纸箱,纸箱)和地区 - 全球印刷油墨市场预测到2028,”估计该市场在2022年为19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

    2025/3/26 8:04:58
  • 印刷复制营收12915.3亿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发布

    3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4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1.1%;利润总额1088.3亿元,增长10.4%;拥有资产总额25699.1亿元,增长4.4%,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2025/3/22 8:14:12
  • 携领油墨新势能,400家油墨生产企业聚2024亚洲油墨展,开启绿色商机!

    多彩油墨伴秋爽,绿色共启唤商机。近年来,从全球经济遇冷到复苏,各行业历经“洗牌”式重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呼声愈发高涨。聚焦“油墨”专题,2024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跟紧时代步伐,拥抱新趋势、新挑战,定档10月16-18日,广州空港博览中心,一举绽放油墨产业盛宴…

    2024/9/25 10:16:26
  • 2024第二届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

    时间:2024年10月16-18日地点:广州空港博览中心(机场展馆) 同期会议论坛:油墨高质量发展赋能大会亚洲油墨全产业链技术交流会水墨高峰论坛同期活动:油墨技术共享—油墨知识廊水墨技术共享—水墨知识廊全色系水墨印刷演示水墨之夜水墨之星-全色系水墨最佳品牌奖颁奖 近…

    2024/5/23 9:38:4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