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进一步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大多数读者对一本电子书能够接受的平均价格是3.5元,接近一半的读者可能购买电子阅读器。
同日,“香港教育局拟引进电子书”以及“亚马逊与数十家日本出版社达成电子书分销协议”的消息纷纷呈现,随着数字化的进程,电子书愈发走近人们的生活。平均价格为3.5元的电子书是否将抢占未来的图书市场?纸质图书是否将受到莫大冲击?谁获取了利益?而谁的权益又将受损,是作者、出版社、还是实体书店……
沈阳市新华购书中心总经理朱晓冬,他表示,平均3.5元的价格并不能代表电子书的售价将停留在这样一种高度,而目前国内个别电子书商的无序竞争导致电子书的发展不规范,如此对整个产业链不免形成一种冲击,同时,也是一种对文化版权的不尊重。
电子书售价并非都低廉
关于电子书最新的调查结果,朱晓冬告诉记者,从调研的平均售价3.5元上看来,电子书的确很廉价,但客观地讲,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并不意味着可以以偏概全,在电子书平台上,可能那些畅销书的价格并不低。
“举个例子,3.5元的平均定价并不是特质畅销书或者长销书,而是一个平均值。去年年底的时候,严歌苓的作品《金陵十三钗》被引进我们书店,这本书当时的售价是29.8元,电子书售价4元;但同样也是去年的一部《史蒂夫乔布斯传》它在书店的售价是68元,而电子书的价格要高达42元。”
朱晓冬说,从这种价格导向上来看,证明电子书并不是一味的低价,这其中也有价格相对高一些的,因为涉及版权等诸多问题。
谁在为纸质书挖掘坟墓?
朱晓冬表示,他们一直在关注电子书,实体书店近年来的不景气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关于电子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电子书掘开了纸质图书的坟墓;而另一种说法也是我比较赞同的就是:电子书的发展与纸质图书并不冲突,而是能够互助发展。”
朱晓冬告诉记者,电子书确实存在阅读比重加大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它将掘开纸质图书的坟墓,纸质图书在中国几千年沿革下来,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有相对保守和传统的文化观念,所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纸质图书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电子书将颠覆纸质图书的说法并不准确。
电子书成功靠版权意识
电子书的售价或许并不如期待中的低廉,但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是否对常规的出版行业有所冲击?电子书必定为一批人带来利益,但它又将伤害谁?是作者、是实体书店、还是出版方?
对此,朱晓冬认为,从理性化的趋势来看,还是希望彼此能够互助发展,但是目前就店商角度而言,个别电子书商的无序竞争将会导致对整个正常商业生态的莫大冲击。“举个例子来讲,一些无良网站将电子书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样作者以及出版商的文化版权得不到保护,对劳动者的劳动将造成莫大的侵害。”
对于电子书和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朱晓冬认为,并不一定是谁把谁消灭掉,但店商方面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电子书日后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条件、市场条件以及一些商业环境的影响。
“就美国的经验来看,电子书市场未来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版权意识的增强。至于普遍几元钱的低价实在是太扯了,按照这一逻辑,版税到作者手中几乎微乎其微。”记者顾珍妮
延伸阅读
电子阅读器为电子书推波助澜
调查显示,目前一部分人更愿意接受电子阅读方式,电子书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新华购书中心总经理朱晓冬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电子阅读引入实际上是从网络文学开始的,那时起很多优秀的网络写手开始在一些文学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再往后,一系列电子阅读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汉王等诸多品牌的阅读器蜂拥而至,并且引入了“电子纸”的概念。随后,电讯运营商开始将阅读业务作为其内部考核的目标。经过这几次的推波助澜,很多人对电子书从认识到接受再到依赖的程度。
2011年度印刷行业十大评选揭晓最终精彩
上一页12下一页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