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佛跳墙”,大家都知道那是一道上海名菜,但由于这道名菜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都不敢问津,知道的多,可尝过的少。为了解决这道名菜让一般普通老百姓尝尝鲜的新感觉,上海锦江饭后特意将这道名菜在加工时换成小包装,由于数量小,化整为零,价钱自然低廉。于是“尝尝鲜”的顾客越来越多,昔日无人问津,只有公款吃喝的“佛跳墙”,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效益上升。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包装一换市场开。“佛跳墙”由昔日的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到如今的热销场面,改进小包装起了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不论是什么商品,包装是门科学和艺术,千万莫忽视了包装在商品销售中的重要性。
由“佛跳墙”的改革小包装的启示,使笔者想到了眼下的一些产品包装仍不尽如人意,要么包装喧宾夺主,头比身子大;要么包装随心所欲,违背消费者意愿,侵犯消费者利益。曾几何时,酒产品和饮料包装箱,一箱了装几十瓶,抬都抬不动,装卸困难,消费者不敢成箱购买,害怕短期内消费不完,影响质量;而作为商家也不好出售。后来一些企业不断改进包装,将酒饮料包装箱改进成6—9瓶,不仅包装箱印刷精美,而且适宜作为礼品,方便价廉,市场一下子变得畅销。笔者所在单位前不久生产一种元宵粉,当时在市面上调研时,考虑到销量,让消费者一次多消费些,于是生产了一些大包装袋进入超市,结果不好销售。后来听取超市建议,将大包装改成了小包装,结果销量大增。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口味各异,基本上是现做现吃,像元宵粉小包装,买一小袋三口之家尝过鲜,好吃再买。如果包装过大,一次吃不完,时间长一些,或一次吃个够,下次就不再想尝鲜了。由此可见,市场青睐小包装,小包装商品商机无限,有潜力,销路快。
但凡事具有两重性,商品包装要量体裁衣,量利而行,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一些包装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弊端,其中直接因素就是包装成本在制约着,商品大包装可少分摊包装成本,相反过分小包装则加大单位成本,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价格竞争起着杠杆作用,如眼下的方便面,竞争只在几分钱之间,于是一些企业采用大包装箱,使方便面单价减少。因此商品包装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消费水平、个人喜好等等因素,认真搞好市场调查,听取消费者意见,让各类品种繁多的包装调节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包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一些行业,成也包装,衰也包装,包装左右着企业的兴衰,包装左右着人们的消费曲线,包装是一本难念的经。前不久,笔者去省城,在某大超市,笔者发现一些营业员正在分装各类食品,我问为什么,她们说一些大包装食品不好卖,价格高,她们进行二次包装后就好卖了。但笔者认为,这种二次包装不卫生,很容易造成污染,会影响产品质量。看来,如今的时代还是各类小包装吃香,前几天,中国食品报刊载了今年春节期间山西省酒类产品小包装吃香、走俏。可见,包装是把“双刃剑,”用好是关键。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