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受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会展业被视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直接推动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和经贸合作,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广州会展业的现状与发展
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较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区每年举办大型展览会350多个,各种展示、展销会1100多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至今已举办了95届,客商已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多亿美元;广州市政府主办的广州博览会从1993年至今已已举办11届,成交额已突破150亿元。广州国际汽车展、美容美发化妆品展在国内外都享有名气。广州会展业开放程度高,基础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一是广州位于最具活力的泛珠三角的腹地,是中国南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最大集散地;二是广州经济发展快,GDP总量突破 3600亿元;广州展馆条件好,总面积29.4万平方米,如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面积达16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0200个。三是广州城市服务功能较完善,新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每年旅客流量达2500万人次,涉外宾馆、酒店近200家;广州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广州的会展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进入新世纪,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正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给会展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更紧密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促使会展业更快与国际接轨,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对会展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加快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这是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此,广州发展会展业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立足珠三角、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按照“品牌国际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智能化”的方针,借助地处泛珠三角核心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发展多门类、高档次、强辐射的会展业,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当前,广州正在为全面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1、逐步完善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配套设施。展览场馆是国际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显示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已于去年6月正式启用,成功举办了2003年广州博览会、第94、95届广交会、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等大型会展。展馆按国际标准设计和使用,展馆设施齐备,能满足大型国际展览、国际会议以及庆典、表演等多种活动需要,具备同时举办多个大型会议、展览的能力。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落成和使用,增强了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硬件设施竞争力。但与国际先进的会展中心相比,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电讯、邮政、银行、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逐步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展馆。
2、培养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的会展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培养,培育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富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是加快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根本举措。广州将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一是在广州地区大专院校设立专门的会展经济专业,培育专业人才,同时由广州会展业协会组织经常性短期培训,对现有会展专业人员进行“充电”和提高;二是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人才聚焦效应,广泛招聘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建立一支与现代化广州相适应的会展专业人才队伍。
3、精心打造广州国际著名会展品牌。广州会展业起步较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广交会是目前中国历史最长、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展览会,被誉称“中国第一展”;广博会是广州市政府创建的会展品牌,已成功举办了11届,逐步成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区域经贸合作交流和产品交易的平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但是,广州面临着全国会展业迅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必须培育一批综合性、专业性国际会展品牌,树立广州会展业的城市名片形象。首先,要积极扶持大型品牌展,充分发挥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其次,要做强做大广博会,充分发挥广博会“两个平台,一个基地”(即产品经贸交流平台、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广州地区专业会展的培育基地)的功能,让更多的专业会展通过广博会这个平台脱颖而出。第三、大力创建广州的专业会展品牌。不断扩大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的影响,积极提高广州国际汽车、皮具、建材、花卉等专业会展的规模和水平,鼓励同类型会展进行资源整合,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具有广州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
4、加强广州会展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首先,要按照市场运作和国际惯例,鼓励外商投资广州会展业,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国外政府组织到广州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展,开展人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国际会展业的运作规范、先进经验,尽块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广州会展业的层次和水平。其次,要加强与国内会展中心城市、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会展业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广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为周边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通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会展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区域合作,形成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有序发展的格局。当前,正抓紧建立泛珠三角会展业协作网络,形成影响华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会展经济圈,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5、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是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管理体制,将管理重点转移到规划、调整、服务和政策指导上,按照市场规律引导会展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制订并完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加快培育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会展业市场主体;三是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品牌展会和会展企业发展,促进优胜劣汰,使那些能够体现广州中心城市形象和地位,符合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要求的品牌展会和会展企业脱颖而出;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切实构筑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随着广州会展业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必将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广州博览会的历史与创新
广州博览会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外经贸结合的大型展览会。做强做大广博会,把广博会打造成广州会展业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是广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坚强决心。在认真总结以往办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广博会的主题、规模、内容、运作方式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三个创新”(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提升广博会国际地位的举措,对2004年广博会进行了全新打造:
第一,思路创新。办展思路与时俱进,贯穿科学发展的主线。2004年广博会遵循“立足珠三角、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坚持以泛珠三角区域大协作为主题,突出“博”和“新”的特色,以博带“专”,以“专”促博;以经贸交流、政务交流、文化交流为载体,构筑区域间经济技术项目交流和消费品交易两个平台,创建广州地区专业会展的培育发展基地。
第二,内容创新。展览交流内容与时俱进,搭好三个平台,促进三个交流,凸现广博会的亮点。一是办好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构筑区域大协作的政务平台,推进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和港澳特区政务和信息交流。通过办好论坛,建立各省会城市市长和港澳高层官员的联系会议制度,探讨和交流各市在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办好“广博会”的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名优特产品展,构筑区域协作的经贸平台,推进泛珠三角经贸合作与交流。在广州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和港澳名优特产品专馆,展示9个省会城市和港澳地区整体形象,通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产品投资和环境推介等活动,帮助和引导企业寻求拓展市场的新机遇和新途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办好泛珠三角省会城市文艺展演,构筑区域大协作文化平台,推进泛珠三角文化艺术交流。为实现区域合作中文化融合走向经济一体化,在广博会期间举办“泛珠三角省会城市文艺展演”,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促进政务和经贸合作。
第三,手段创新。办展方式与时俱进,着力为企业服务。广博会实行“三个结合,三个为主”的办会模式:即政府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政府为企业唱戏搭舞台;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以市场运作为主,行政手段为公正营商创造环境;办会者与参会者相结合,以参会需求为主,办会者为参会者提供服务。广博会办公室积极为参会代表提供广泛的交流环境,提供高层次的研讨、推荐舞台,提供导向性的活动信息和服务指南。这一系列的创新措施,使2004年广博会的招商筹备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势头,国内外企业参展踊跃,各地政府参会的热情也很高。泛珠三角的九省会城市市长均带团参会,郑州、鞍山、长沙、贵阳、太原等城市将在广博会期间签订与广州缔结友好城市的协议。
广州同上海、北京一样,是全国认可的3个优秀会展城市之一,广州会展业随着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把广博会打造成为国际著名会展品牌,需要得到全国各地海外企业和客商的认同与支持,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各地政府机构、商会、行业组织、工商企业和各界人士来广州参加2004年广博会,寻找合作机遇,拓展发展大业,共创美好未来。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