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北京印刷协会年会上,笔者有幸与不少国有印刷企业的老总接触,交流近日企业的发展情况。部分国企老总提及单位即将面临体制改革,并表示,怀有对改革的无奈感触和对前途迷茫的担忧。
不少国有印企的领导为单位服务及贡献数十年,在年纪较大的时候赶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肩负起带领企业走上新征途的重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耕耘数十载后,国家要求改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并将绝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成为多元股东的公司。面对以需求为导向、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难免会有经营不善的国有印企的老总为企业新的发展担忧。
在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要使国有印企在较短的过渡期内,从过去多年在国家政策照顾和保护下的经营运作模式,转变股本结构,主动的在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抢占一定份额,企业的管理层势必要经受考验。除了要照顾内部员工面对即将在企业管理体制、经营运作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产生的抵触情绪外,还要做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营模式转变的准备,其难度不低于民营印刷企业白手兴家。
除了内部机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改变,国有印企还将面对行业整体结构的变革和日新月异的科技给印刷行业带来的改变。后两者影响着行业内所有的企业,但体制较为灵活的民营企业凭着较快的市场反应机制,相对迅速地做出调整,让企业去适应市场的需求。举个明显的例子,当社会正在鼓吹淘汰胶片、节省工序和时间及减少工业污染时,印艺行业的照排输出中心正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存亡威胁。然而,通过调整业务方向,今日风景已转变成以商业印刷为主、输出为副的综合企业,雅正源也已演变成为以塑料包装印刷为主、出片为副的多元化企业。
实际上国有印企在改制过程中要面对的首要困难应该是企业领导层如何克服‘变革’带来的心理障碍。国企领导层若能摒弃过去任务导向的经营方针,改变习惯多年的管理模式,开明谦恭的去迎接企业在新的运营形态下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所有改制的困难必定能迎刃而解。北京的印企中亦不乏国有印企改制成功的例子。
北京国有印企众多,体制改革工作繁重。政府有关部门除了通过优惠政策、职业教育和市场辅导等方式鼓励和协助国有印企迈向市场经济外,还需要建立定期与国企沟通的渠道,推进国企改制政策的实施,实现国企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印企决策人通过与民营及外资企业决策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咨讯和实际经验,特别是和那些改制成功的企业决策人的交流。通过此类交流所得到的启发和收获不是他们从书刊杂志中所能吸取到的,并有助于他们的企业往市场经济的过渡。
转载自:印贸通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