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旭日升,是在
眼前的这瓶旭日升
除了默默无闻、悄无声息,似乎找不到其他字眼来形容这个重返市场的昔日霸主。根据瓶身上的“河北旭日集团许可石家庄
据了解,2005年河北旭日集团与三亚饮品和北京迪乐尤您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三亚取得旭日升的独家生产权,而迪乐尤您公司则取得了产品的全国总代理权,但这一合作的具体细节至今尚无人知晓。北京迪乐尤您公司的有关人士昨天向记者表示,北京市场上的旭日升绿茶的确是该公司代理的,去年夏天还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部分广告,此外他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至于旭日集团现在又处境如何?记者昨天一直试图联系旭日集团董事长段恒中,但其手机始终无法接通,其在北京的
这一切,既让人感觉有些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昔日霸主缘何坠落
1993年之前,旭日集团还只是河北冀州市供销社。1996年,旭日升冰茶的销量骤然升至5个亿,上演了冰茶神话。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冰茶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
据中国饮料行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茶饮料总产量为185万吨,其中旭日升的产量就达103.6万吨,占据茶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年旭日升的品牌价值达到160亿元,成为当时中国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但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企业管理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硬伤,粗放式的管理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激励和约束机制发生错位,不计成本地推行广告高空轰炸,派出上千个营销人员寻找经销商,铺货、回款;此外,“旭日升”粗放的营销模式导致市场串货、冲货现象不断,再到市场秩序混乱引发企业信用危机,旭日升已然坐困危局,巨额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等负面消息开始接踵而来。
而就在旭日升独占冰茶市场之时,康师傅、娃哈哈等对该市场觊觎良久的企业迅速推出冰茶系列产品要求“市场通吃”。虽然国家工商总局最终裁定“冰茶”为旭日升商标的特有名称,其他任何企业不得使用,但事与愿违,康师傅等企业的冰红茶、冰绿茶迅速成为市场新宠。
种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旭日升在2001年一落千丈,市场占有率从高峰时期的70%猛然跌落到3%,次年便停止在全国大规模铺货,从此陷入低迷。
旭日能否重升
重新在饮料行业蹒跚学步的旭日升能否再现昔日辉煌?不仿分析一下其面临的机会。根据《食品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饮料行业目前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十五”期间,我国饮料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8.3%。然而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我国人年均饮料
不过,旭日升要想从中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当年旭日升在国内首创茶饮料推出冰茶概念时,中国的茶饮料市场是一片空白,一度成为市场霸主与先人一步不无关系。但时至今日,包括茶饮料在内的整个饮料市场异常严峻,仅茶饮料目前就有约40家企业,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
因此,旭日升想要重新站起来,必须重新寻找到市场突破口,重新树立产品的形象,根据市场竞争状况、目前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市场突破口。但从目前旭日升绿茶与康师傅异常相似的包装看,明显采用的是跟随策略,这使其很难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杀出一条血路。
共有 网友评论